郑梅涧手写本《灵药秘方》初步研究_【中医宝典】

...道家治病所用丸散丹剂经过长期临床检验,有其科学性和特异性,道家多珍秘而不外传,故此是中医学宝库中值得深入发掘一个领域。笔者家藏郑梅涧于清乾隆年间手写本《灵药秘方》,兹就其学术价值作初步研究如次。 郑梅涧、方成培及与《灵药秘方》关系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36.html

谈中医药文献整理研究和学术继承与发展_【中医宝典】

...基本轨迹,同时也是中医学发展基本特点。历史上众多中医文献至今仍在中医理论发掘和医疗实践中起着指导作用,这种轨迹仍在延伸,决定了文献研究在当今中医学发展中仍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当前中医药文献整理研究应着重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进行。 1...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82.html

中药成分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成分,以扩大新的药用资源,发掘新的有效成分。研究有效成分可减低原生药毒性,提高疗效。并可通过测定其含量或理化常数,有效地控制药品生产中的质量。研究有效成分对于中药合理培植、采集、加工、使用、保存和控制质量等提供客观依据,对探索中药药理机制...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2765.html

研究中西医互补性3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各项指标,健脾方药作用不明显,说明补肾药能改善下丘脑儿茶酚胺类神经元机能老化,而健脾药则不明显(3),是为肾阳虚证定位研究依据之二。...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95.html

浅谈考古资料在古医籍研究中的作用_【中医宝典】

...关键词:考古资料 古医藉 整理研究 摘要:考古资料泛指古代遗留下来甲骨、金文、简牍、帛书、册卷等文字资料以及各种器物和遗址,中医古籍主要指唐宋以前尤其是两晋以前传世典籍。这些中医古籍文字古奥,言简意赅,加之年代久远,历经天灾人祸,竹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88.html

之二 吐血_《类证治裁》

...编号57〔欬血〕----86页30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二吐血〕 名词解释 因欬见血. 系火乘肺金. 干咳络 伤. 而血渗出也.治同嗽血. 编号58〔嗽血〕----86页32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二吐血〕 名词解释 因嗽时气急...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544.html

关于医学史研究与科普_【中医宝典】

...笔记等。另一部分史料则来自地下考古发掘,医学史前辈们利用这些史料为我们勾画出了中国医学史发展框架,使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医学史发展梗概。他们工作已经做到极致,常使初学医学史人认为医学史已经研究殆尽,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进一步研究了。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686.html

中药成分_中药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寻找同类成分,以扩大新的药用资源,发掘新的有效成分。研究有效成分可减低原生药毒性,提高疗效。并可通过测定其含量或理化常数,有效地控制药品生产中的质量。研究有效成分对于中药合理培植、采集、加工、使用、保存和控制质量等提供客观依据,对探索中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zhongyaodechengfen.html

脉学现代发展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显得愈加重要,同时亦是巾医脉诊学研究中颇为突出实际问题。 当然对于前人研究成果加以总结提高,对古脉学文献整理、考证、辨伪等工作也是非常必要,没有前人研究成果,对传统脉学未能很好继承而欲使脉学研究得到发展是不可能。更主要是医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1.html

之二 喘症_《类证治裁》

...编号54〔短气〕----72页5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二喘症〕 名词解释 呼吸促而不能续. 似喘而无痰 声. 其症有二. 一属支饮.金匮云. 短气有微 饮. 当从小便去之. (苓桂朮甘汤主之.肾气汤 亦主之) 盖呼气短. (用苓桂朮...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543.html

共找到848,89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