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新法花经一百五十二纸) 上四经十一卷同帙。 正法花经十卷(或云方等正法花或七卷一帙)一百九十纸。 添品妙法莲花经七卷(二十七品宝塔天授连为一品或八卷)一百五十八纸。 维摩诘所说经三卷(一名不可思议解脱或直云维摩诘经僧佑录云新维摩诘经) ...
...三两)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煎取二升,去滓纳蜜二合,搅含,冷吐,以瘥止。(肘后同)古今录验疗口疮汤方。细辛 甘草 桂心(各三两)上三味切,以酒一升,煮取六合,含之。又黄芩汤,疗口疮,喉咽中塞痛,食不得入方。黄芩 黄连 甘草(炙) 黄柏(各一两...
...治牙疼口疮,积年不瘥,蟾酥丸方蟾酥(一片水浸令软) 麝香(研少许)上二味细研,丸如粟米大,以绵裹一丸,于病处咬之,有涎即吐。治口疮久不瘥方蔷薇根(一握)上一味锉,用水一升,煎至半升,候冷含,稍咽之,冬用根,夏用茎叶,又宜同角蒿灰涂,有涎吐之...
...经一卷(佑录失译中有今见其本云出增一四纸半新编上) 弥勒下生经一卷(出第四十四卷佛在舍卫国因阿难请说七纸新编上) 增一阿含经一卷(出第二十一卷三纸新编上) 行七行现报经一卷(出第三十四卷一纸新编上) 十二因缘经一卷(出第四十六卷旧在大乘藏中误也...
...阳明合病,辨方证属黄连阿胶汤合外台茯苓饮方证。处方:黄连6克,阿胶珠10克,清半夏15克,党参10克,陈皮30克,枳实10克,茯苓12克,焦白术10克,黄芩6克,炮姜6克,三七粉(分冲)2克。7剂,水煎服。 2010年3月17日二诊:纳食、...
...而阳生也,是以名为厥阴也。《伤寒论》原文∶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内经》谓∶“厥阴之上,风气主之,中见少阳。”少阳者,肝中所寄之少阳相火也。为肝中寄有相火,因外感之激发而暴动,是以消渴。相火...
...治胃经客热口臭,牙宣赤眼口疮,上焦消渴,此心肺胃药也。熟地 生地 天冬 麦冬 枇杷叶(去毛) 黄芩(各一两) 茵陈 枳壳 石斛 甘草(各一两)犀角(五钱) 为粗末,每服三五钱,水煎,食后临卧温服。...
...聚沫经一名聚沫譬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拾遗编入) 右二经同本出杂阿含经第十卷。异译。 不自守意经一卷(或无意字)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右出杂阿含经十一卷。异译。 满愿子经一卷晋代失译(今附东晋录拾遗编入) 右出杂阿含经第十三卷。异译...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