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脏腑经络穴道部位始知疮疡何经受病_《疡医大全》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请益意尽言其处。雷公问曰∶禁服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愿闻经脉之始生。帝答曰∶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矣。脏腑经络穴道部位铜人图(心经 小肠经 肝经 胆经 脾经 胃经 肺经 大肠经 肾经 膀胱经 心包经三焦经 督脉经 ...

http://qihuangzhishu.com/344/91.htm

经络辩证概要_中医辩证经络辩证_【中医宝典】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对病人的若干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综合,以判断病属何经、何脏、何腑,从而进一步确定发病原因,病变性质、病理机转的一种辨证方法,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是人体经气运行的通道,又是疾病发生和传变的途径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27.html

经络是人类远祖神经进化的遗迹_【中医宝典】

...我从事经络近二十年,我认为经络是客观存在的,不信请看我的几篇研究论文就知道了.若有异议我们可以讨论. 经络是人类远祖神经进化的遗迹 经络学说的创立,距今已有2000多年了。解放以后,我国对经络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经过多方面的工作,可以说已...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59.html

经络_经络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凡直行干线都称经脉,而由经脉分出来的网络身体的各部分的支脉叫做络脉,经络是运行全身血、联系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通周经络系统的连系,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经络,可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jingluo-740.html

经络先兆——经络相学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络系统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生命活动方式,属于微观层次上的新结构。因此人体脏腑的病理变化,哪怕是极微小的疾患,亦能从经络上窥出端倪……第一节 经络先兆的理论基础经络系统是中医独特的基础理论,经络和脏腑共同成为中医脏象理论的两大支柱,经络是人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6-7.html

太阳经络及膀胱病论_《内经博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固密.故宜静.而躁则消亡.若此气稍有不精不密.则内外之病皆举矣.内之为病也.发寒热壅肿痿厥 痛.及为结隔.亢则如霹雳风雨.外之为病也.风寒袭之.为伤寒中风.其在经络部位受病.则头痛项强.肩背腰膂骨节疼痛.通身发寒热.伤寒畏寒.伤风畏风.寒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boyi/726-9-7.html

经络系统的组成_经络腧穴_【中医宝典】

...经络系统与脏腑系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 经络系统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及其外围所连系的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00.html

经络肢体病证_《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主要证候及特征】经络是机体内的一种体系,由经脉和络脉共同组成,它们相互交织,纵横交错,具有通行气血,协凋阴阳,沟通表里内外的作用,是维持肢体之间、肢体与脏腑之间等机体功能活动协调统一的结构保证。肢体即四肢和外在躯体之谓,由肌肉、筋骨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xue/76-9-0.html

可见经络现象的研究_经络腧穴_【中医宝典】

...循经皮肤病是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经络现象。由于它行程清楚,肉眼可见,直观地显示了经脉的特殊循行路线,所以被人们称为可见的经络现象。 一、循经皮肤病 循经皮肤病是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经络现象。由于它行程清楚,肉眼可见,直观地显示了经脉的特殊循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05.html

什么是经络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有连结四肢百骸、主司关节活动的作用。全身皮肤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经络之气的散布所在,故把全身...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52.html

共找到37,7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