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普济方》丹发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普济方》:丹发散【处方】白矾(为末)、黄丹、穿山甲(洗,焙)、人发(剪细)各等分。【制法】上药用橡斗盛,两个合定,再用胶泥固,为原炭火烧过,取出冷定,打破橡斗内取药,研细末,加轻粉、麝香...

http://zhongyaofangji.com/d/danfasan.html

路志正_发散火郁治痤疮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茜草、丹皮、茅根入血分,杏仁、杷叶宣肺,赤小豆、绿豆衣、六一散、生炒苡仁、玉米须利湿,重要是用了防风、蝉衣、葛根、薄荷等风发散火郁,给邪以出路,则热邪清,痤疮退。一个单纯痤疮治疗,竟包含这么多经典道理。看来,路老学术思想还要细心体悟...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zhizheng/1107-3-11.html

风寒营卫之辨_《医学读书记》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而成于中行方氏、嘉言喻氏。以愚观之,桂枝主风伤卫则是,麻黄主寒伤营则非。盖有卫病而营不病者,未有营病而卫不病者也。至于大青龙证,其立方之旨,因烦躁而独加石膏。王文禄所谓风寒并重,而闭热于经,故加石膏于发散中者是也。若不过风寒并发,则麻黄...

http://qihuangzhishu.com/326/33.htm

服中成药也需用药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最适宜姜汤送服。 芦根 以鲜者为佳,具有清热、生津、止渴、止呕作用。对外感风热或痘疹初起等,用芦根10~15克,煎汤送服银翘解毒片、小儿回春丹颇佳。 酒 酒性辛热,通行经络、发散风寒,治风寒湿痹、腰腿肩臂疼痛、血寒经闭及产后诸疾、跌打损伤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832.html

09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药学考试大纲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解表药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 2.解表药配伍方法 3.解表药使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发散风寒 要点: 1.下列药物性能、功效、应用: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白芷 2.下列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生姜、香薷、细辛、辛夷、藁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08.html

白附片与白附子功用大不相同_中药鉴别_【中医宝典】

...白附片和白附子一字之差,且同属有毒中药,因而常被误认为是一种。其实,二者功用大不相同,临证须鉴别使用。 白附片:属温里药,是毛莨科植物乌头子(侧)根附子加工品。选择大小均匀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水溶液中数日,然后取出,连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987.html

常见解表药材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临床应用不同,可分为发散风寒发散风热两类。①发散风寒:性味多辛温,辛以发散、温可祛寒,故以发散风寒为主。 ②发散风热:性味多辛凉,发汗作用比较缓和,辛以发散,凉可祛热,故以发散风热为主要作用。 解表药多为辛散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155.html

老佛爷发散_【中医宝典】

...□ 蒲昭和 成都中医药大学 “清宫医案”中收载了一首专为慈禧太后而设美发干洗方,名“香发散”。该方由玫瑰花、零陵香、大黄能清热活血,又能加强全方抑菌杀菌作用。诸药配合,可共奏洁发止痒、香发护发效果。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084.html

辛温解表药_荆芥应用鉴别_老新用_【中医宝典】

...征:荆芥轻扬发散,入肺、肝二经。辛而不烈,微温而不燥,性较和平,以辛散疏风为能。既散风寒,又疏风热,并可疏散血中之风热。炒炭后,性变苦涩而止血。故可用治风寒、风热之外感表证与血热证、热毒证等。 本品适用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透发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415.html

辛温解表药_紫苏梗应用鉴别_老新用_【中医宝典】

...征:紫苏梗辛温,性味同于紫苏叶,然因药用部位不同,故其发散风寒力差。紫苏梗主要功效为理气解郁,止痛安胎。常用治气郁食滞,胸膈痞闷,脘腹疼痛,胎气不和。因其理气解郁之性和平,体虚者为适宜。《本草蒙筌》指出:“下诸气略缓,体稍虚者用宜。”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417.html

共找到918,1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