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内篇 乐集·问_《呻吟语摘》

...正门学脉切近精实,旁门奇特玄远;正门工夫戒慎恐惧,旁门工夫旷大逍遥;正门宗指渐次,旁门宗指径顿;正门造诣俟其自然,旁门造诣矫揉造作。 或问:“仁、义、礼、智发而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便是天则否?”曰,“圣人发出来便是天则,众人发出来...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824.html

——欲知病,必先识常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任宏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 ,又写做“脈”,小篆作,本义指血脉、脉搏。《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言“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可见扁鹊重视诊,将研究到至精至微的程度。 中医诊脉就是用手指在病人手腕的脉搏处,感知病人脉象的方法。三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737.html

的检查_虚要做哪些检查_查症状_【疾病大全】

...临床上,虚与浮兼见,主气虚或卫气不固;与涩兼见,主血虚;与迟脉兼见,主阳虚;与数兼见,主阴虚。在传统中,虚作为无力的代表,体现了细、濡、散、短、微、弱力不足的特点。...

http://jb39.com/zhengzhuang-jiancha/XuMai340365.htm

古代圈的意义和不足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古代的传统性质的图,除了具有历史意义以外,现在和将来亦还有其实际意义,示意图虽然不能做为今天对脉象客观化研究乃至推广使用的手段方法,但前人所做的工作亦还是对今后研究和发展能够起到某些启示和影响的。 当然,古代图由于历史的和其他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9.html

古代法的成就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古代法的成就从无到有,从概括的经络检查方法到正式形成法,在古代法的遮段历史时期,最的起始和形成阶段,经络检查是孕育法的温床,从法来讲是从无到有,这是中国医学史上应当大书特书的事情。 古代法的成就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4.html

第二段 大好汉心惧内 小娇娘纵情丧身_《八段锦》

...老羊,东道休忘了。”学德道:“死花子,奈何死人,说有便有了。”希要得道:“你们好好入捣,不要入脱了肛门,不干我事。”美都道:“厌花子,还不快走!”子兴忙来拽他道:“不要惹厌。”扯得去。须臾了事,各散回家。 德到家敲门,腊梅开门放进。学德...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0142.html

推陈出新 示人规矩——读《针灸临床处方精义》_【中医宝典】

...□ 俞中元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目前,由于出版事业的发达,针灸医籍时有问世。但是,缺憾的是许多书册内容重复,即介绍的内容形式多以十四经脉为纲,逐经介绍,而每一经下,再逐一介绍腧穴的位置、功效主治与针刺的深度与艾灸的壮数。还有的针灸书籍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325.html

关于《丹医秘授古法》的抄本_《丹医秘授古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研究院1962年5月11日]分经候法(周潜川大夫报告)一、分经候之由来古人的分经候与现今独取寸口切脉法有很大区别。分经候不仅具有很多优点,而且在中医理论上也是很有根据的。王叔和的《脉经》,高阳生的《诀》是我国较早的两部专著。在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yimishougumaifa/1248-4-0.html

症治方序_《症治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于.不略于症.详于方.不略于治者也.然其为幅仅二百余.未满十万言.于以 轩岐绎长沙河间主婺朱氏而 及诸家庶几备矣.余以是勉.冲孺氏梓行之.以嘉惠来故虽不能序其所以然.而亦不敢默也.则亦言其论方.先论治者.以告于世而已.挑灯竟读越宿而序....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zhengzhifang/702-5-0.html

舌诊与诊发展的时间差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程度是无容置疑的,在诊断上尚看不出明显的结合关系。 张仲景之后,舌诊的发展仍然是缓慢的,而却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首先是《脉经》的出现,将推向了空前的水平,大大地提高了在诊断上的地位。《脉经》的作者王叔和是西晋人,曾做过太医令,...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5.html

共找到766,7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