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痈疽根盘小而局限之轻症者。出《刘涓子鬼遗》卷四,又名热、石,俗称疖子。《备急千金要》卷二十二之痈疽第二:“凡肿,根广一寸已下名,一寸已上名小痈,如豆粒大者名疱子。”夏日炎热多痱子,或局部化脓小肿点者为热。皆因热毒蕴结,或...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490.htm

华佗儿科_《华佗神》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铢 大黄一两上以水一升半,煎取五合。儿生一日至七日,取一合分三服。八日至十五日者,取二合分三服;以后随小儿出生之日,据前例升序。八一○七·华佗治小儿热水银 胡粉 松脂各三两先以猪脂四升,煎松脂,俟水气尽,下二物 搅至水银不见,敷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tuoshenfang/665-14-1.html

症状_有什么症状_查疾病_【疾病大全】

...1.局部红、肿、热、痛的小结,呈圆锥型。 2.炎症继续发展,结节增大,疼痛加剧。 3.数日后结节中央组织坏死,溶解形成脓肿,硬结变软,疼痛减轻,中央脓头大多自行破溃,排出脓液,炎症消退痊愈。 4.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但若发生于血流丰富的...

http://jb39.com/jibing-zhengzhuang/Jie265951.htm

外阴病_外阴病症状、治疗和预防_查疾病_【疾病大全】

...外阴,外阴疖肿 外阴病是外阴皮肤毛囊或汗腺被侵入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等病菌引起的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又称疔。多个同时或反复发生感染,经久不愈,称为病。外阴及外阴病与外阴毛囊炎病原菌相同。...

http://jb39.com/jibing/WaiYinJie263472.htm

痈疽毒_《秘传证治要诀及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痈属腑。故生浅。皮薄而肿高。疽属脏故生深。皮浓而肿坚。又有轻于痈疽者。名曰毒。痈壅也。疽沮也。节也。言气血壅滞沮节也。并威灵仙饮微利之。或五香连翘散。佐以复元通气散。若脓血结成。不可发散。已溃未溃宜小托里散。或千金内补散、加木香羌活...

http://qihuangzhishu.com/721/100.htm

_《中医外科学》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是一种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患,随处可生,小儿、青年多见。《外科理例》谓:“者,初生突起,浮赤无根脚,肿见于皮肤,止阔一二寸,有少疼痛,数日后微软,薄皮剥起,始出青水,后自破脓出。”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突起根浅,肿势局限,掀红疼痛...

http://qihuangzhishu.com/80/21.htm

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鼻_查疾病_【疾病大全】

...鉴别 需要区分鼻和鼻腔庭囊肿。 首先从病因上有区别:鼻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而鼻前庭囊肿是由于粘液腺开口堵塞而引起的粘液腺潴留引起的;从病程上看,鼻是急性的,而鼻前庭囊肿是慢性的;症状也不同,鼻多有疼痛明显,而鼻前庭囊肿一般是无痛性的...

http://jb39.com/jibing-zhenduan/BiJie265900.htm

_《幼幼新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巢氏病源》小儿候∶肿结长一寸至二寸,名之为,亦如痈,热痛,久则脓溃,捻脓血尽便瘥,亦是风热之气客于皮肤,血气壅结所成。凡痈捻脓血不尽而疮口便合,其恶汁在里,虽瘥,终能更发,变成漏也。《千金》治小儿头上恶毒肿座诸疮。上用男子屎尖...

http://qihuangzhishu.com/343/511.htm

外耳道方剂_五官科偏_【中医宝典】

...三黄归地方、 【组成】 黄连、黄柏、姜黄、当归、生地各等份。 【制法】 以上5味共研细末,用温开水调成糊状,备用。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用途】 适用于外耳道。 【用法】 涂敷于外耳道患处,每天1次,至红肿消失为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0675.html

病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病_查疾病_【疾病大全】

...~15%鱼石脂,疖疮软膏或贴敷纯鱼石脂。必要时外加热敷以促进收口,早期轻症者应以促进吸收为原则,浸润显着者可促其化脓,脓肿形成后可切开排脓。脓肿未形成时严禁挤压。 3.物理治疗 早期可用热敷、超短波、红外线、音频电、氦氖激光等。对多发病,...

http://jb39.com/jibing-zhiliao/JieYuJieBing258930.htm

共找到169,4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