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论四时养生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那样感到满足,这样一来“无扰乎阳”,养精蓄锐,有利于春的阳气萌生。 饮食药物 “民以食为天”,饮食药物对于四时的养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而不宜食酸收之味,所以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03.html

养心是心理平衡之道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何谓“养心”?黄帝内经认为是“恬淡虚无”,即保持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养心”就是拥有心理平衡的重要方法,也是健康长寿之道。 德者养心 “积善成德”,德的核心是做善事。中医认为德高者五脏淳厚,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37.html

古今论语注释书籍研究_儒家_【文学360】

...古今论语注释书籍研究 论语自汉代以来,便有不少人注解它。论语孝经是汉朝初学者必读书,一定要先读这两部书,才进而学习“五经”,“五经”就是今天的诗经尚书(除去伪古文)、易经礼记春秋。 看来,论语...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20.html

一日早中晚 养生各不同_起居养生_【中医宝典】

...起来后的第一件事应该养成清晨大小便的良好习惯,然后打开窗户,将室内的污浊空气尽快放出去,换为室外的新鲜空气。做完这些后,记得喝一大杯白开水,少吃点主食,即投入晨练。 早间养生重在“练” 早晨一般在6点左右起床为宜。起来后的第一件事应该养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630.html

论语名称由来和名称意义_儒家_【文学360】

...论语名称由来和意义: 论语是这样一部书,它记载着孔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着孔子的著名学生的言语行事。班超的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17.html

素问太素正文对照考正_【中医宝典】

...摘要:对龙伯坚、小曾户洋先生论著中所载素问太素正文对照部分存在的差错加以考订补正。通过逐篇逐句对照核实通行本素问与日本仁和寺卷子本太素,并在吸取龙伯坚、小曾户洋等先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理成〈素问〉〈太素〉正文对照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59.html

夏至的夏季养生_【二十四节气】

...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与此相反,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跳,皆非所宜。嵇康养生对炎炎夏季有其独到之见,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

http://wenxue360.com/24jieqi/archives/200.html

名家养生(1)——老子_【中医宝典】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是保养生命以达到长寿的意思。我国的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内蕴深厚,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养生文化相比,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融合了儒、道、释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汇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88.html

医院需要加强制剂室建设_医院药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制剂的要求,从发展来看,医院也应注意制剂部门的建设,对人员培养、房屋条件、制剂设施、检验仪器等,必须加强,以适应发展要求。医院制剂只供本院应用。不得进入市场。医院开发的新药或某些制转给药厂大量生产时必须根据新药审批...

http://qihuangzhishu.com/1014/336.htm

内经论精神情志养生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可以经过多次有意的反复呈现,习以为常后不会再对该刺激感到惊恐了。另外,内经认为“思胜恐”,可以通过对其他事情的思考、思虑摆脱惊恐的感受,所以正确的思维引导对于惊恐患者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方式。 由此可见,内经以调摄精神情志为养生第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01.html

共找到528,12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