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复句式;作定语、分句;含褒义...
...吕氏春秋具备作蜂蒙,惟孟子离娄作逄蒙,与此同。世德堂本作逢蒙,俞氏樾平议云:“分字之义不可通,当读为‘焚’,正与下文‘良舍其策,般投其斧’一律。”按:说文:“分,别也。”别,分解也。后汉书寇恂传“今日朕分之”,章怀太子注云:“分,犹解也。”...
...。后汉书宦者传注引此文。李轨注:“朱,朱绂也。金,金印也。”选注分引宦者传论及拟古诗下。今法言各本无此注。注“欲以此义嘲杨子也”。按:论衡别通云:“富人之宅,以一丈之地为内,内中所有,柙匮所赢,缣布丝绵也。贫人之宅,亦以一丈为内,内中空虚,...
...。周身百脉俱病。是为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按巢源千金并曰。百合病者。谓无经络。(句)百脉一宗。悉致病也。盖无经络者。谓无经脉络脉之别。宗。犹同姓为宗之宗。一宗。犹言一齐。注家或以为朝宗之宗。或以为宗尊之宗者。俱失其义。又按此病。赵氏以为热蓄...
...君子卷第十二〔注〕夫君子之所以为美,布护蔓延,在乎众篇,岂惟于此?而表其篇目者,绝笔在乎孝至,无以加之而已。〔疏〕注“夫君”至“而已”。按:法言篇目,皆摘篇首语二字为之。此以君子命篇,不必别有意义也。布护、蔓延并叠韵连语,分散周匝之谓。 ...
...陆曰:“郑云:‘名《聘义》者,以其记诸侯之国交相聘问,重礼轻财之义。’” [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聘义》者,以其记诸侯之国交相聘问之礼,重礼轻财之义也。此於《别录》属《吉事》。”此《聘义》释《仪礼·聘礼》之义。但《仪礼·聘礼...
...1 聘义:聘礼,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所以明贵贱也。 2 聘义:介绍而传命,君子于其所尊弗敢质,敬之至也。 3 聘义:三让而后传命,三让而后入庙门,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致尊让也。 4 聘义:君使士迎于竟,大夫郊劳,君...
...证的别义我们主要从中医的方面讲,证是中医里面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概念,可以说,在中医里,对于证你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前面一个问题我们讨论了病,一个病,一个证,中医最内在的东西都包括进去了。病,主要讲疾病的相关性,而证呢?证就是这个相关性的...
...陆曰:“郑云:‘《昏义》者,以其记娶妻之义,内教之所由成也。’” [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昏义》者,以其记娶妻之义,内教之所由成也。此於《别录》属《吉事》也。”谓之“昏”者,案郑《昏礼目录》云:“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名焉。...
...语辞,即“丽以则”之“则”,谓淫与则之别若何?正蒙此文而言。若如今本,则非特义不可通,亦令后文则字上无所承,失文例矣。李注“言无益于正也”,即解淫字之义,当在“必也”字上。此盖校书者见“必也,则。淫则奈何”连文,误以“则”为语辞,于义不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