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讯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翁维良日前指出,不合理使用中药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通常可以概括为以下十六种情况: 1、有些中药含有有毒成分,如附子中含有乌头碱,小剂量使用具有治疗作用,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就会引起中毒; 2、有些中药...
...不一定都不好。很多现在仍在使用的老药已有几十年的应用历史,说明它们有着比较确切的疗效,并且安全、稳定。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每年都有新药上市,但是客观全面地了解一种新药需要一段时间和临床实践的检验。虽然每种新药在上市前都做过动物毒性试验和临床观察...
...其次为腹痛、腹泻,但相对皮疹来说要少见得多。说明双黄连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与药物分子量大而易致过敏反应有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由于以皮疹为主的过敏反应为常见不良反应,且大多发生在半小时内或3~5天左右,因此,在最初用药的几天中应注意...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告近来呈上升趋势,生产者、使用者、研究者无不对其绷紧了弦。有人说,中药注射剂是刚开始成长的新剂型,随着使用量的大量增加,不良反应当然会增加,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被夸大了;也有人说,中药注射剂连有效成分是什么都不清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不能抑制病原生长的药物有抗生素克林霉素;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阿糖胞苷。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
...子宫肌瘤虽然多为良性肿瘤,可是不抓紧治疗,也会促使肌瘤发生病变。而子宫肌瘤也可分为几种类型,以下为您一一列举子宫肌瘤的几种类型,生活中注意认识,及时的诊断治疗。 肌壁间肌瘤:以子宫肌瘤初发时较多见,肌瘤位于子宫肌壁内,四周均为肌层所包围。...
...(一)治疗 拉沙热患者早期用利巴韦林,疗程10天,取得疗效。用富含中和抗体的免疫血浆治疗有很好效果,但得到高滴度中和抗体的血浆较困难。支持疗法包括维持血容量和电解质平衡等。 (二)预后 死亡多发生在病程1~2周,病死率为30%~50%。...
...(一)治疗 目前对埃博拉病毒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些抗病毒药如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无效,主要是支持和对症治疗,包括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控制出血;肾衰竭时进行透析治疗等。用恢复期患者的血浆治疗埃博拉病毒病患者尚存在争议。 (二)预后 本病病死率...
...1997年1月到2001年12月,我国报告的中药不良反应有301例,其中注射剂207例,占68.71%。所以中药注射剂更不安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高。从品种看,这些不良反应涉及87个品种,其中口服剂50种,注射剂28种,外用剂9种。不良反应类型...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是目前最有效的抗丙肝病毒治疗方案,但目前我国每年仅约5000例患者在使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与利巴韦林的联合治疗方案。这个数字也间接表明,我国丙肝患者的临床规范治疗比例亟待提高。 我国丙肝患者多为基因1...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