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五)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中国医学史的理论研究是中国医学史研究是极为重要的。在中国医学史研究,注意总结中国医学发展的历史经验,探索其内在发展规律是史研究的根本任务。 选择研究课题是研究工作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可在上述研究范围内,参考研究任务和目的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3.html

台湾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方》一书,据称“台湾横山跨海,烟瘴迷漫,忽雨忽睛,湿热又相乘为患,内地人不合水土,致病亡,爱拟医方。壬午三月禀请岑宫保刊行,人多资调治,板藏台北府考棚内,后为滇军取去”,未见。台湾医药学之发展与普及:明清时期台湾医学虽有显著进步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13.html

关于中医的三次论争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会长余伯陶等联合全国19个省市中医界和同仁堂、西鹤年堂等药业人士,组织了“医药救亡请愿团”,要求中医纳入医学系。迫于压力,政府只得一面搪塞说废除的政策不会实施,一面仍拒绝中医列入教育计划。中医界的第一次斗争就这样失败了。 西医误诊...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12.html

古今医案谈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预后,以及医生的学术思想等等。因此,可以说医案是我们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如同医学一样,医案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中医治病有医案,最早可见于二千多年前的《周礼·夭官》篇,里面写着"医师之政令,...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10.html

清代中外医药交流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中国经朝鲜崔汉绮介绍到朝鲜去,在朝鲜起到了西医启蒙作用。 二、日医药交流 清朝与日本之医药市舶往还,大体与明时相似,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以内部诸学派的兴起和自创一说为主,可称之为日医药交流的理论独创期。 1、汉方医学诸学派 明代中晚期在日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82.html

明代医学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 明代医学发展的特点:官方尊崇儒学,倡导孝悌,医学被视为履行孝悌的重要手段。“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在这样的环境,科举失意的知识分子,涌入医学领域乃必然之势。大批知识分子由儒入,改善了医生的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改变了宋时攻外科者“多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4.html

医事制度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太医监,多由有权势的医生充任,汉昭帝时权臣上官桀,其“妻父所幸充国为太医监。”(《汉书·孝昭上官皇后》)。汉代的侍医,沿袭秦,主要为帝王皇室和诸侯王诊治疾病,相当于后世的侍御医。《汉书·王嘉传》中的侍医伍宏,在”董贤传”称“待诏”,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1.html

中医历史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籍的基础上,广泛采集众人的有效药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该书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又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81.html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二)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密切的联系。但这并不妨碍中国医学成为人类共同文明的组成部分。 在医学的发展过程,有着更强烈的继承性,凡是新的进步和新的创造发明,都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攀登的结果。因此,研究医学的过去,温故知新借以为鉴,成为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宝贵财富。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0.html

两宋医学著作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千金要方》、《食心鉴》、《食疗本草》、《诠食要法》、《诸家法撰》及《太平圣惠方》精选而来,简便易得,切于实用。下部共13篇,46条,主要论述老年医学理论及药治、护理要点。另外,卷末还附有“简妙老人备急方”及“养老奉亲书续添”,述急用单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29.html

共找到452,7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