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容量、血凝与纤溶系统的变化等,均可致孕妇血浆蛋白质组成与非孕妇女有所不同。足月妊娠时血液的部分改变见表14-7。表14-7 足月妊娠时血容量、血清蛋白、电解质的改变正常妇女足月妇女增减百分比血容量(ml)39305332+35%血浆容量(...
...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凝血物质进入血循环,引起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同时或继发纤溶亢进,从而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出血、贫血甚至休克的病理过程,主要特征为凝血功能失常。其临床特点多变,实验室诊断方法也不统一,...
...由致病因素激活人体凝血系统,导致微循环弥散性微血栓形成及继发性纤溶亢进的综合征。...
...胃粘膜通透性增高从而促进H+反流的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已经得到很好的证实,但在人类则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三、凝血和纤溶的变化应激时,有暂时性的血液凝固性升高。外伤后数小时内,病人凝血时间和血凝块溶解时间都缩短。血液凝固性升高和纤溶活性升高的...
...Ⅲ活性降低,Ⅷ因子消耗增加,出现在临床症状开始之前。③血小板存活期缩短。④以纤维蛋白肽为表现的纤维蛋白的产生增加。⑤纤溶活性降低。而上述变化在有慢性高血压的未孕妇女并不存在。对先兆子痫的病人需追查ATⅢ及血小板计数,因有血栓栓塞的危险,术后...
...每次5~10mg/kg,1~2次/d。 4.纤溶抑制剂 高凝期和消耗低凝期忌用,继发纤溶亢进是严重出血主要原因时,与肝素合用,常用氨基己酸及抑肽酶。 5.补充疗法 在DIC得到控制、肝素化后进行,以免促进凝血、加重DIC。主要补充被消耗的...
...和血压下降。以血管内皮损伤引起的DIC较为多见。DIC引起休克的原因:①微循环血栓形成,回心血量降低;②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因子Ⅷ及纤溶酶均可使血中激肽释放酶原转变为激肽释放酶,继而使激肽原转变为缓激肽,引起小血管张力减低,血浆渗出,使血循环...
...纤溶酶原测定 纤溶酶原减少时提示纤溶活性亢进。 0.22±0.03g/L。 a)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如肝硬化、肝叶切除术、肝移植、门脉高压分流术、肺叶切除术; b)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羊水栓塞、严重...
...呈消耗性低凝状态,病人出现广泛的严重出血。 (3)继发性纤溶期:由于纤溶系统激活产生大量FDP,纤溶亢进时FDP本身有较强的抗凝作用,因此,该期临床出血更为严重。 上述三期并非截然分隔,可以相互重叠。 2.微循环中弥漫性广泛性血栓形成的...
...凝血因子缺陷性疾病:血友病类出血性疾病,r值及K值显著增加,而ma值及mε值降低。 (4)纤溶亢进性疾病:原发性纤溶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继发性纤溶,在突发纤溶时,TEG可示纤溶的强度和速度。...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