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曲。 心律失常患者大致可分为快速型心律失常及缓慢型心律失常。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应选用情调悠扬、节奏徐缓、旋律清逸高雅、风格娟秀的古典乐曲及群众喜闻乐见的轻音乐为好。对于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则应选用情调欢悦、节奏明快、旋律流畅、音色优美的乐曲...
...在后来的临床实践中,人们发现并开始重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促)心律失常作用(proarrhythmia),以及负性变力性、脏器毒性作用等,认识到服用抗心律失常面临的后果有3种,即有效、无效和病情恶化(严重者可致死亡)。1989年心律失常抑制...
...据报道微伏T波交替(TWA)与心性猝死(SCD)和室性心动过速(VT)关系密切。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微伏TWA高度依赖于心率。为此,日本东京Showa大学的Tanno K博士及其同事对心率相对较低的TWA病人是否更易发生室性快速心律失常进行了...
...冷冻链不应成为食品安全新瓶颈 我国冷冻保鲜技术亟待上台阶 2004年07月21日 在我国的食品生产与流通消费过程中,造成不安全的因素仅仅是农药、化肥、滥用添加剂吗?事实是,落后的冷冻保鲜技术不仅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还给人们的饮食安全...
...(一)治疗 主要是针对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使患者恢复正常心率和节律。不能恢复窦性心律者,也应尽可能控制心室率(如大部分慢性心房颤动患者)。 控制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方法有多种,如电复律、抗心律失常药物、射频消融和安装心脏起搏器...
...发作时心室率很快,发作时间较长或临床症状较重,血流动力学改变明显者,可考虑长期服用适当的药物防止心动过速发生。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药物治疗者,可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方法对房室旁路加以消融,这是目前惟一相对安全且有效的根治方法,成功率高而并发症低。 ...
...占全部心脏病死亡人数的40%~50%。猝死的病例中,有80%~90%的病人死于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并发室颤。其余10%~20%是缓慢型心律失常和电机械分离(心电图显示电活动,但听不到心音,多为心脏破裂造成的)。因此抗心律失常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一)临床表现 心律失常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类型、心功能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程度,如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甚小,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较严重的...
...(一)治疗 1.药物治疗 对部分患者有效,对部分患者无效。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都可选择,疗效差时可选择胺碘酮、氟卡尼或两者合用。但总的疗效差。药物治疗时,应注意对加重心律失常的其他因素的控制,如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内分泌疾病、心肌炎、...
...适应症:室上性及室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并快速心律失常,室上性及室性早搏。剂量:[1]静脉注射,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每次1-2mg/kg,加入5%-10%葡萄糖液中10-20ml,5min内缓慢注入。如不见效,则每10-15min重复给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