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药物有最佳靶点._【中医宝典】

...目前临床上使用几类心律失常药物均存在共同不足,如在治疗心律失常时,往往又诱发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达10%以上,同时还诱发传导阻滞和药源性心衰,且对某些顽固性心律失常无效。 建国以来,我国曾大量筛选心律失常中药,先后发现数百种中药单体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8771.html

从中药宝库中开发创新药——心律失常药盐酸关附甲素获新药证书_【中医宝典】

...分子水平上阐明了具有心律失常活性功能。实验证明,盐酸关附甲素对高、结扎冠状动脉及乌头碱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具有拮抗作用,可对抗乙酰胆碱诱发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还能延缓心房、房室结和心室内传导等,具有心律失常作用。 Ⅱ期和Ⅲ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675.html

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_查疾病_【疾病大全】

...道梗阻肥厚型心肌病。 (5)拮抗药:除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异搏定)、地尔硫卓外,目前用于临床还有尼群地平及非洛地平等。钙拮抗剂作用机制:①Ca2 通道阻滞作用:减轻心舒张期细胞内Ca2 超负荷,加速舒张期Ca2 复位,改善主动舒缓。②...

http://jb39.com/jibing-zhiliao/ShuZhangQiXinShuai257705.htm

老年人室性心动过速预防_老年人室性心动过速怎么调理_查疾病_【疾病大全】

...心律失常心室颤动作用,心肌缺血作用,并预防猝死,延长生命,因此,对预防室性心律失常有效,其代表为胺碘酮。Ⅳ类拮抗药维拉帕米及地尔硫卓对预防维拉帕米敏感性室速发作有效。心律失常药物可以与埋藏式心室或心房起搏装置合并,治疗室性心动过速...

http://jb39.com/jibing-yufang/LaoNianShiXingXinDongGuoSu260440.htm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作用_《药理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心律失常药既能心律失常也能导致心律失常,后者即为药物“致心律失常(proarrhythmia)作用”,它包含引起新的心律失常和加重原有心律失常二种情况。近年报道IC类氟卡尼等药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并增加病死率后,这一问题更受到广泛重视...

http://qihuangzhishu.com/951/249.htm

多非利特——特异性心律失常药_【中医宝典】

...Kalus等从MEDLINE上检索1966年1月至1999年6月发表多非利特(dofetilide)治疗心律失常英文文章,从药理学和临床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多非利特是一种比较特异第Ⅲ类心律失常药,它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及有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8796.html

常用心律失常药物_《心脏病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作用类似奎尼丁,可用于室性与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效率为75-80%,口服100-150mg,每日4次,常见副作用是由胆硷作用引起排尿困难,口干和视力模糊等。负性肌力作用显著、故不能轻易和β阻滞剂,异搏定同用。对心衰、青光眼、尿潴留、传导阻滞...

http://qihuangzhishu.com/975/63.htm

心律失常中药循证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第四届国际络病大会今日在南京召开。作为大会主要议题,中华医学会心理生理和起搏分会发布了我国中医药领域重大进展,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发心律失常创新药物参松养心胶囊循证医学研究全面完成,其心律失常药效作用理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251.html

联合应用心律失常药_【中医宝典】

...联合应用心律失常药物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达到疗效高、副作用少为目的。 (2)最好不联合用同类心律失常药物。 (3)Q-T间期延长,在选用有可能进一步延长Q-T间期药物时更需慎重。 (4)最好避免与可能增加其不良反应药物合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9487.html

小儿心律失常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小儿心律失常_查疾病_【疾病大全】

...1)心律失常药:这类药物均能抑制心肌自律性,对传导性及应激性影响则程度不同。心律失常药狭义上讲只包括这类药,主要用于快速性心律失常。 ①分类:根据药物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作用可分为4类(表3)。 A.Ⅰ类为钠通道阻滞药:按对0相除...

http://jb39.com/jibing-zhiliao/XiaoErXinLvShiChang263116.htm

共找到856,13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