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腑六脏用药气味补泻_序例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六腑六脏用药气味补泻肝、胆(温补凉泻。辛补酸泻。)心、小肠(热补寒泻。咸补甘泻。)肺、大肠(凉补温泻。酸补辛泻。)肾、膀胱(寒补热泻。苦补咸泻。)脾、胃(温热补,寒凉泻,各从其宜。甘补苦泻。)三焦、命门(同心。)张元素曰︰五脏更相平也。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liufuliuzangyongyaoqiweibuxie.html

三焦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三焦,是脏象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称。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属脏腑中最大的腑,又称外腑、孤脏。主升降诸气和通行水液,在五行属火,其阴阳属性为阳。(一)三焦的解剖形态对三焦解剖形态的认识,历史上有“有名无形”和“有名有形”...

http://qihuangzhishu.com/44/22.htm

五脏五六腑六释义_《子午流注说难》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是穴位.能转注他穴.凡节之交(一)三百六十五会.五脏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二).乃水谷之气.化为气血.自内而外.由外而内.回环相通.盖天之六元(三)之气.补益人体五脏.则为本输(四).地之五味(五)补益人体六腑.则为府 (六).脏之气...

http://qihuangzhishu.com/314/101.htm

三焦部位〔说〕_《医理真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六腑之一,有中清之腑,中渎之腑、孤腑及外腑诸名,其作用是行水化气。但自《难经》、《千金方》以至明代孙一奎《医旨绪余》,俱谓三焦有名而无形。明代虞搏,张景岳则谓三焦指腔子,是包罗五脏六腑之外的大腔子.清代罗美《内经博义》则谓三焦只指阳明胃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lizhenchuan/1213-9-8.html

三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六腑之一。又名外腑、孤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难经·三十一难》:“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分上焦、中焦、下焦。从部位而言,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400.htm

三焦辨_《三指禅》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不雅训,荐绅先生难言之,而乃于词之晓畅者,亦谓高阳生杜撰,高阳生不应受如是之诬。学未深造而轻议古人,多见其不知量也。考三焦之功用,乃人身最关要之腑,如天地之三元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之气,而为诸气之宗。以其资生于肾,与肾合气,肾为元气之正...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zhichan/786-5-33.html

三焦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六腑之一。分“上焦”,“中焦”和“下焦”。从部位而言,上焦一般是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以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病理生理的角度,还包括部位较高的肝,故下焦往往肝、肾...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48.htm

三焦有几_《质疑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在十四焦之间,以躯体之外称焦,而从虞天民包罗六腑五脏之脂膜,以证三焦之说。自马仲化以肺 、心 之“焦”为椎,则予之说要,亦可议而未有当焉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yilu5586/274-42-0.html

三焦部位〔说〕_《医理真传》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六腑之一,有中清之腑,中渎之腑、孤腑及外腑诸名,其作用是行水化气。但自《难经》、《千金方》以至明代孙一奎《医旨绪余》,俱谓三焦有名而无形。明代虞搏,张景岳则谓三焦指腔子,是包罗五脏六腑之外的大腔子.清代罗美《内经博义》则谓三焦只指阳明胃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213/15.htm

《难经正义》三焦评_《医旨绪余》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上古文本,不容易看,亦有不可强解者,亦非聪明所可臆度,不可辩者宁缺之,不敢妄议,恐增后人一障也,姑即所疑,条陈于左,以俟明哲。马氏曰∶手少阳三焦,焦、当作 ,是有形物也。上中下之三焦,焦字从火,谓能腐熟水谷变化也。余按“焦”字亦不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hixuyu/742-5-8.html

共找到748,02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