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治疗血清10~15ml,一次肌肉注射。病毒唑,因对本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早期治疗可能有一定的效果。重型病人出现,腔道出血,肺水肿等,可参照流行性出血热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临床有发热、出血、低血压、肾脏损害等主要表现。治疗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一)发热期1.清开灵注射液60ml+10%葡萄糖250ml,静滴,一日1~2次。2.基本方药。...
...本病早期应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败血症、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相区别。有皮肤出血斑者应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区别,蛋白尿应与急性肾盂、急性肾小球肾炎相区别。腹痛应与急性、急性相区别。消化道出血应与溃疡病出血相区别,咯血应与支气管扩张、咯血相区别...
...【临床表现】 在肾综合征出血热中以汉坦病毒和贝尔格莱德-多布拉伐病毒引起者症状较重,而汉城病毒引起者次之,普马拉病毒引起者症状较轻。 1.临床分期 本病潜伏期4~46天,一般为7~14天,以2周多见。典型病例病程中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
...1.预防病毒性出血热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定期灭鼠,对家畜定期进行体外灭蜱,降低蜱密度。进入荒漠,牧场或林区作业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防蜱叮咬,接触病畜或患者的血液,排泄物时应戴手套,不喝生奶。疫苗接种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可用国产灭活的乳鼠脑...
... 以上各期并非每一病人都有,轻型或非典型病员可缺少低血压期或少尿期。 国内有野鼠型和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两种,野鼠型临床表现较典型,经过较重,出现休克、出血、肾脏损害较多见,病死率高。家鼠型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经过较轻,出现休克、出血、肾脏损害...
...可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盐液,葡萄糖盐水等,首次液体300~500ml,应快速静脉输入,必要时可输血浆或加用血管活性药物(参见20节“流行性出血热”)。大出血病人应输新鲜血液。上消化道出血者,可服氢氧化铝凝胶、云南白药、甲氰咪胍等,严重者...
...鄂木斯克出血热是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其特征为:病毒性抗原、自然疫源性、出血症状和良性经过。1941~1943年曾发现本病,1944~1945年在前苏联西伯利亚的鄂木斯克北部农村首次报告本病, 1945年和1946年两次鄂木斯克出血热暴发,...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复制出现暂时性抑制。 (二)发病机制 4型登革病毒均可引起登革出血热,但以第2型最为常见。1985年在我国海南省出现的登革出血热也是由第2型登革病毒所引起的。在...
...登革休克综合征 登革出血热是登革热的一种严重临床类型。起病类似典型登革热,发热2~5天后病情突然加重,发生多器官较大量的出血和休克,出现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多、肝大。多见于青少年患者,病死率较高。1950年在泰国首先发现登革...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