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的“五蕴”理论异同_【中医宝典】

...无常有为,皆因缘而生,"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 称"五蕴"为"夯塔档哈",认为人类由五种实体集合而成。其"五蕴"定义与佛教大同小异。但佛教传入傣族地区后,被医药吸收、借鉴其积极的、实体的成分,结合人体生物组织结构和精神意识,将五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93.html

医专家_【中医宝典】

...康朗仑 又名岩仑,男。1904年生人。行医50余年,为西双版纳州著名。他行医多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医技高超,医德高尚。如今虽已高龄,但仍在为患者诊治疾病,深受广大患者的爱戴和信任,被称为傣家人民的好“摩雅”(医生)。 他从小喜爱医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884.html

傣族医学的发展(1)_民族中医_【中医宝典】

...社会。这三个方面相互融合,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医药。傣族文献均不署作者姓名,这是信奉佛教,崇拜佛祖之故。其文献的版本沿革分为“贝叶经”和“红版经”两种,在这两种版本出现之前,多将文字刻于竹片上,后来由于造纸术生产问世改变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30.html

药_民族中医_【中医宝典】

...药资源分布在我国云南西部和南部,集中在南部的西双版纳、德宏两个自治州及金沙江、红河沿岸的38个县(市),另有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现将我国境内的医药资源分布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药物资源分布: 傣族居住地区,...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09.html

医药与佛教的渊源_民族中医_【中医宝典】

...总结,萌发了原始的医药。初期的医药仅停留在单方、验方的认识和应用阶段,以"家传口授"的方式世代相传。如2000多年前的医方"雅叫哈顿"(五宝药散)、"雅西里扪囡"(万应小药丸)、"雅暖"(睡药剂)等,一直流传沿用至今。 文化、医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21.html

医学理论体系_民族中医_【中医宝典】

...缺水时,临床上可见口干烦渴,分泌排泄减少,其他物质成分也就跟随去其稳定性,出现各种异常反应。认为“水以湿性,能溶万物”,人体的水气(体液)正常时,可见口唇、皮肤红活湿润,有光泽、弹性好,精神饱满,活力充沛。反之则见皮肤干燥无华,发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19.html

药资源简介_民族中医_【中医宝典】

...傣族居住地区,大都属热带、亚热带地区,西双版纳处于太平洋东亚季风和印度洋西南季风暖湿气流的交汇地带。北面偏居内陆,没有较大的北方寒潮和海洋风暴的侵袭。因此,雨量充沛,热量分布均匀,适宜于各种生物生长繁殖,是我国热带植物(含药)最集中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11.html

傣族民族概况_民族中医_【中医宝典】

...傣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分布于云南省的南部和西部。南部主要居住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景洪、勐海、勐腊3县。西部主要居住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瑞丽、盈江、畹町等县镇,分别与老挝、缅甸接壤。 古代史上,傣族有“泐”、“那”、“...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28.html

醫“四塔”与佛教“四大”_民族中医_【中医宝典】

...、風四大不調引起,每一大各有一百零一病,共為四百四病。在唐以前,那些兼通醫道的高僧已經用四大來說明生命起源、人体构造、生理功能及疾病成因。 ◆醫"四塔"論人体 醫"四塔"又名"塔都檔細"。"土"語稱"塔拎","水"語稱"塔喃","火...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26.html

佛教和醫“五蘊”理論异同_民族中医_【中医宝典】

...常有為,皆因緣而生,"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 醫稱"五蘊"為"夯塔檔哈",認為人類由五种實体集合而成。其"五蘊"定義与佛教大同小异。但佛教傳入傣族地區后,被醫藥吸收、借鑒其積极的、實体的成分,結合人体生物組織結构和精神意識,將五蘊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40.html

共找到103,96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