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在感染乙肝病毒后2~6个月,当...
...停止复制。而表面抗原的消失则要等病毒在人体内完全被清除后才能做到。因此在乙肝病毒携带者当中e抗原比较容易转为阴性,表面抗原较难转为阴性和需要较长时间。 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感染乙肝病毒后,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都会显出阳性,但正常的免疫功能...
...我国被称为乙肝大国。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已有1.3亿之多,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就有一名。虽然我国乙肝人数众多,但并非都是与病人接触感染而得,绝大多数(80%左右)来源于家族性的垂直传播。因此,乙肝传染病的一种传染过程,还没有被列为...
...带领下,他们各自到几所医院进行复查,得出的结果是,二人均属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但肝功能正常,不具有传染性,也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然而,校方仍然以“可能传染其他同学,造成恐慌”为由,坚决拒绝二人入学。(本报2007年9月29日曾报道) 以...
...乙肝“两对半”是目前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包括五项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等。 1.HBsAg...
...至三年后有望完成全部临床试验,最快可在2007年获批投产。 这一由乙肝表面抗原、抗体组成的免疫原性乙肝治疗性疫苗,由卫生部、教育部设立的复旦大学医学分子病毒学国家实验室闻玉梅院士领衔的课题组历时17年研发,专家目前将其俗称为“乙克”。这一...
...无症状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一般转归良好。长期携带者中一部分进展为慢性迁延性肝炎,小部分成为慢性活动性肝炎,也可能处于肝硬变形成阶段,有个别携带者可能演变成。具体地说,转归有4种情况。 (1)自然转阴。随着时间推移,机体免疫状态改善,部分...
...年定期复查乙肝两对半、hbvdna及肝功能。随时了解各种化验检查的动态变化。...
...phsa.r实质上是乙肝病毒外壳的一种成分,由于其编码基因位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基因的前方,故称之为前s抗原(pres)。前s抗原又分为两种,即前s1(pre-s1)和前s2(pre-s2)。phsa·r即前s2。由于人的肝细胞表面也...
...乙肝大三阳,也就是医学上讲的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它指血清乙肝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原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为阳性,此时乙肝病毒dna项目检测都为阳性。 乙肝大三阳患者如果血清谷丙转氨酶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