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理之五脏情志论_心理保健_【中医宝典】

...以心神为主导相互协调脏腑机能活动。因此情志变动对脏腑影响,除取决于精神刺激因子质和量以外,更主要取决于心神状态。心神状态因人及不同病理变化而异,因而不同个体、不同疾病,皆可表现出不同情志变化特点。这些都为七情学说临床运用提供...

http://zhongyibaodian.com/xinlibaojian/a1211.html

情志变化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七情便成了致病因子。因此情感对人体损益效果,不单取决于情志本身,而同时取决于人们对感情态度和使用感情方式。精神心理保健是人体健康一个重要环节,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一切对人体不利因素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就是不良情绪。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6-1.html

《内经》谈影响情志十种因素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马作峰 姜瑞雪 王平 张六通 湖北中医学院 中医学情志是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七种情绪,又称“七情”,是人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反应。中国古代有关情志学说并非只有中医一家,儒家也有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指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344.html

何谓中医“五脏六腑”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并不是独立肾脏,而是泛指泌尿系统,包括膀胱等,脾也不是指独立脾脏,而是泛指消化系统,包括胃等。 那么中医所说五脏六腑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为读者介绍一下。中医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64.html

清心养生八法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七情可以致病,同样也可以治病。情志疗法便是利用这一原理来调节情绪以达到治病目的。这一疗法主要运用五行学说,依据五行相胜制约关系,形成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情志相胜心理疗法;有通过提高患者认识能力,明白过激情志致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17.html

情志过激 伤人正气_【中医宝典】

...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是人体正常情志,中医称之为“七情”,是人体本来应有生理现象,是人体对于外界各种信息正常反应,也是人类进化后获得高级生命成果,一般不引起人体产生疾病。但是,“七情”之中任何一种情绪失去控制,就可能引起人体生理功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561.html

中医养生话七情_【中医宝典】

...祖国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维系。《内经》有“怒伤 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悲”等理论。此观点被历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833.html

情志变化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七情便成了致病因子。因此情感对人体损益效果,不单取决于情志本身,而同时取决于人们对感情态度和使用感情方式。精神心理保健是人体健康一个重要环节,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一切对人体不利因素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就是不良情绪。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52/33.htm

情志失调伤五脏_【中医宝典】

...可影响体内功能失调,而累及五脏。 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维系。《内经》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209.html

七情郁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因情志郁结所致病证。见《证治汇补·七情郁症》:“七情不快,郁久成病,或为虚怯,或为噎膈,或为痞满,或为腹胀,或为胁痛,女子则经闭堕胎、带下崩中,可见百病兼郁如此。”参见怒郁、思郁、忧郁、悲郁、惊郁、恐郁各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2/2011.htm

共找到891,3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