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病,自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Primary Orthostatic Hypotension)属少见病,1925年Bradbury和Eggleston首先详细地描述本病的临床特征为直立性低血压(即从卧位或...
...有低血压老年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无症状低血压由于脑血流无明显减少,多不需要治疗,但应鼓励患者起床散步,避免长期卧床休息或久坐,应当纠正内科疾病,采取增加血容量,改善血循环及增强心脏功能的措施,已有脱水不宜使用利尿剂,应该养成良好的大便...
...下降。随后机体出现迅速的反应:心率加快和心脏收缩力增强,同时血管收缩,使血管容积减小。如果这些代偿机制减弱或损害,则会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最常见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原因是药物的副作用,特别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尤其是用于老年人,如利尿剂,特别...
...鉴别自律神经功能不全或多系统萎缩或交感神经敏感型等3种体位性低血压有一定实际意义,因为它们的预后和治疗都不一样。前两者的共同点是站立时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而心率不增快,均有膀胱括约肌障碍、阳萎和无汗等神经系统症状;不同点是多系统萎缩者还有...
...不少老年人对血压都存有“怕高不怕低”的心理。其实,低血压并不是什么好兆头,老年人持久的低血压可能预示着心脏病、心率失常、心脏衰竭、脑梗塞、早搏、甲状腺疾病和某些严重感染。因此,低血压患者如出现头晕、头痛、虚弱、视力模糊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血压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有一定生理范围,若收缩压≤12KPa(90mmHg),舒张压≤8KPa(60mmHg)即为低血压。但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减低,只有维持较高的收缩压才能保证脑及内脏器官的正常血液供应,故其收缩压≤13.33KPa...
...诊断依据 1.中年发病,男性居多。 2.发病隐袭,病程缓慢进展。 3.体位性低血压:卧位时血压正常,站立时收缩压常降低6.6kPa(50mmHg)以上,伴头昏、视物模糊、无力,甚至晕厥。 4.自主神经症状:性机能、膀胱直肠括约肌机能、发汗...
...1.积极预防和治疗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疾病。 2.对老年人的体位性低血压,在起床走动及体位改变时,动作要慢,避免骤然起立。 3.平时宜穿弹力袜、紧身裤或用弹力绷带,以减少直立时下肢静脉血液淤积。...
...低血压患者主要为脑供血不足的表现,而内分泌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低血压,则伴有内分泌功能减退的症状。有些病人可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消化不良、血红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抵抗力降低易引起感染等现象。...
...低血压病的患者可有头晕、黑矇、眩晕,甚至晕厥,常在突然改变体位时发生。还可出现心绞痛,血糖降低或性功能衰退等并发症。...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