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义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六卷。刘世祯述义,刘瑞瀜疏证。刊于1924年。据刘世祯氏自称,因母丧,于江西某山谷中遇“张老”,张老授以古本《伤寒》,与世传本不同,遂阐述师传及个人所体会的本义,并由刘瑞瀜疏通引证,补充发挥。其学术见解颇有异同。由于所谓...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074.htm

伤寒义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六卷。刘世祯述义,刘瑞瀜疏证。刊于1924年。据刘世祯氏自称,因母丧,于江西某山谷中遇“张老”,张老授以古本《伤寒》,与世传本不同,遂阐述师传及个人所体会的本义,并由刘瑞瀜疏通引证,补充发挥。其学术见解颇有异同。由于所谓...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98.htm

《察指南》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公元 1241 年)宋.施发(政卿)着。三卷。先总论脉法,次辨明 24 种脉的形象和主,最后叙述伤寒 21 证的生死脉法,及妇人病脉、胎脉和小儿的脉法等。 作者:施桂堂 朝代:宋 年份:公元960年—1279年 ...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bingzhinan5578/index.html

《金匮》非书辨_《研经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丹溪谓《金匮》为之书,以示别于《伤寒论》似也。抑知《金匮》即伤寒,非一切乎!夫痉、湿、 、奔豚气、宿食、呕吐、哕、下利之为寒类,仲景有明文;百合、狐惑、阴阳毒之属寒科,《千金》有成例;疟、痈、咳、心痛、腹满、寒疝、积聚...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769-11-3.html

《察指南》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 九道脉 七死脉 诊七表相承病法 卷下 审诸生死脉法 伤寒 温病类 热病类 消渴类 泄泻类 下痢类 肠类 咳嗽类 上气类 中风类 癫狂类 霍乱类 头目类 心腹类 汗类 血类 金疮类 坠压类 中毒类 诊太冲冲阳脉 之本...

http://qihuangzhishu.com/270/index.htm

金匮要略方论_《金匮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张仲景为《伤寒》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未见其书,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二矣。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士流,才数家耳。尝以对方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kuixuanjie/1294-3-0.html

全论大法_《伤寒法祖》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纷纭杂沓之中.正可以思伤寒之旨矣.盖伤寒之外.皆之名多端.不可以数计.故立六经而分司之.伤寒之中.最多.内外夹杂.虚实互呈.故将伤寒而合参之.正以合中见泾渭之清浊.此扼要法也.叔和不知此旨.谓 湿 三种.宜应别论.则...

http://qihuangzhishu.com/837/4.htm

伤寒六书》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陶华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伤寒琐言 明理续 刻陶节《伤寒六书》 伤寒琐言卷之一 辩张仲景伤寒论 伤寒用药大略 伤寒言证不言 厥分寒热辩 伤寒用浮中沉三脉法 伤寒传足不传手经辩 结胸解 ...

http://qihuangzhishu.com/700/index.htm

寒温沟通(下)——辩证的统一_【中医宝典】

...刘英锋 刘新亚 广州中医药大学 摘要:分析和探讨了膜的生理实质、病理特点与证治规律,提出了:(1)膜之实质,即三焦焦膜始发之处,其位正当膈下;(2)膜之地带,具有部位隐曲、气质浑的特有属性;(3)膜理,病因多浊邪、机主郁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32.html

金匮要略方论_《金匮悬解》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张仲景为《伤寒》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未见其书,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二矣。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士流,才数家耳。尝以对方对...

http://qihuangzhishu.com/1294/1.htm

共找到794,95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