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诊断_《传染病》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对传染病必须在早期就能作出正确诊断,正确诊断是及时隔离和采取有效治疗基础,从而防止其扩散。特别是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以及我国尚无但可能传入爱滋病,对首例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诊断方法步骤是:(一)临床特点包括详询病史及体格检查...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966-3-5.html

传染病流行病学_《流行病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

...从一定意义上说,传染病流行病学是现代流行病学发展源头。溯自1854年,约翰·斯诺(JohnSnow)对伦敦霍乱流行进行开创性流行病学工作以来,在一个多世纪中,随着科学进步和流行病学家不懈努力,传染病流行病学已经取得巨大进展。具有...

http://qihuangzhishu.com/948/45.htm

近代现代_《中医养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实践活动深入广泛开展。四、开展社会性保健教育随着科学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医学正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演进,中医养生在这个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几十年来,大量重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3-6.html

中医儿科新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_《中医儿科》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发展我国传统医学政策支持下,在现代科学技术飞跃进步学术氛围中,中医儿科和其他中医学科一样,进入了快速发展新时期。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现代中医中等和高等教育,70年代开始中医儿科硕上生教育...

http://qihuangzhishu.com/79/6.htm

清代前中期基础医学理论进步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无稽狂叫为妄言,实也。……虚实两途,阴阳异治。然则闻声之道,顾不重哉!经故曰:闻而知之之渭圣。”问诊方面喻昌颇有发明。对于问诊方法注意点,他说得很有道理:包括对过去史、现在史询问,及避免诱导性发问、不轻信第三者等,皆现代医学问诊原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4.html

传染病寄生虫病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

...前有插入突变。任红等为研究HBV免疫逃逸变异株成功地在人肝癌细胞系中表达了一系列共12种HBsAg突变体,为进一步对“免疫逃逸”临床试剂制备及治疗和预防研究提供了依据,我国“九五”攻关重点之一为BHV基因突变发病机理和临床关系。...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09.htm

中医药学文明史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源一体化中国传统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呈现了蓬勃生机。 明代,医药学发展出现革新趋势。在探传染病病因、创造人痘接种预防天花、中药学研究等进入新的层次。中外医药交流范围已达亚、欧、非许多国家地区,中学输出、西学东渐,使中外医学文化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93.html

我国最早发明清创缝合_【中医宝典】

...方法和外科应用器材,在人类外科学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清创缝合是我国外科史上重要发明之一,广泛应用于人体各部开放性损伤,历代医家代有发明。《五十二病方》中有用酒清理创伤记载;晋代葛洪首创用盐水清理伤口,外敷蛇衔膏后再进行手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842.html

中医药学文明史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传统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呈现了蓬勃生机。明代,医药学发展出现革新趋势。在探传染病病因、创造人痘接种预防天花、中药学研究等进入新的层次。中外医药交流范围已达亚、欧、非许多国家地区,中学输出、西学东渐,使中外医学文化在交流接触中,互惠...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5-1.html

我国最早发明应用清创缝合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清创缝合是我国外科史上重要发明之一,广泛应用于人体各部开放性损伤,历代医家代有发明。 祖国医学历史悠久,曾创造出许多简单易行外科手术疗法和外科医疗用品。随着历代外科名家涌现,在不断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通过临床实践,进一步发展并...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50.html

共找到1,023,97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