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_《疡医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夺则虚。此以虚实也。大抵实者邪气实,虚者正气虚。经曰∶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是也。又云∶五实死者,谓邪气之实也。五虚死者。谓正气之虚也。凡痘疮之证,其人形体肥健,饮食能多,六脉洪实,素无疾病,大便如常,疮色红润者,此表...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yidaquan/344-37-18.html

五行总括图_《医理真传》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此分别见于《内经·〈天元纪大〉及〈宝命全形〉》,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张景岳《类经·五行》谓有胜必有败,有败必有复,母败子必救。造化之机,有生必有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而且生中有克,克中有用,五行之内,...

http://qihuangzhishu.com/1213/14.htm

相对存在 可以相互转化——兼答王强先生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笔者于5月30日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表了“来,攻为复”一文,主要为了阐述之间的辩证关系,二者不仅互相对立,而且可以互相转化;治疗的时候,促使气转变成正气,才是中医大智慧的首选之策。由于未能深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056.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形声。从旦,既声。本义:太阳初升略现) 同本义 [part sun] ,日颇见也。——《说文》。段玉裁注:“颇,头偏也。头偏则不能全见其面,故谓事之略然者曰颇,日颇见者,见而不全也。” 限制、遏制或限制的东西 [limit]。如:靡...

http://hanwen360.com/x/66A8.html

五行_阴阳五行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又称“火热迫肺”。 火性炎上:用火焰上燃的现象比喻火致病的病变向上的特点。火有虚实之分;实火多属外邪阳热,主升主散,火热伤肺,则见喘咳,咯血或鼻衄等症;火迫心神,则见头痛、呕吐、昏迷,谵妄等症。虚火多由精血亏耗,阴虚阳亢而起,症见烦燥、...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650.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pathogenic factor]。与人体正气相对而言。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 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 又如:寒邪;风邪;灸刺和药逐去 妖异怪戾之事或迷信人所称的神怪、妖异 [demon]。如:中邪;妖邪;邪魅 另见 yé ...

http://hanwen360.com/x/90AA.html

五行说_《医理真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布于里,脾为四方之使”,历代注家,俱在方位上,而不在一气上五行之实义,渐不明矣,余特直解之。夫人身与天地无异,天地以五行之气,塞满乾坤,人身以五脏之气,塞满周身,何也?骨本属肾,而周身无处非骨;筋本属肝,而周身无处非筋;血本属心,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lizhenchuan/1213-12-7.html

通论_《温病正宗》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地运化疠。盖以疫之与疠,不过上下刚柔之异。故又以金木水火土之,即所谓五疫者也。而按之实际,则疠疫均有寒温之别。其流行者,温疠温疫多,而寒疠寒疫少。《六元纪大》曰∶其病温疠大行,远近咸若。又曰∶其病温疠。皆言温疠,而不及寒疠,盖以温疠概...

http://qihuangzhishu.com/723/8.htm

虚实更作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虚与盛的病理变化交替出现。《素问·疟》:“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5/444.htm

五行_《类经图翼》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五行者,水火木金土也。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朱子曰∶五行质具于地而气行于天。其实元初,只一太极,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天得一个四,地得一个四,又各有一个太极行乎其中,便是两其五行...

http://qihuangzhishu.com/641/8.htm

共找到183,56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