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囊新制加减五苓散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冯氏锦囊秘录》锦囊新制加减五苓散神治脾虚湿热作泻。留白广皮三两,炒 苍术四两,炒黄 白术五两,炒黄 白茯苓六两焙 甘草二两,炙 白扁豆六两,炒黄 泽泻二两,炒 共为细末,每用黑砂糖调煨姜汤下,量人大小轻重。 ...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jinnangxinzhijiajianwulingsan.html

玉函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又名《广成先生玉函经》。三卷一作1卷。原题唐·杜光庭撰或认为是托名著作。本书论述脉理,编为“生死歌诀”上、中、下三篇。重点阐析脉证关系以及脉象的生理、病理情况。后世的流通本,一般认为是宋·崔嘉彦引述古典医籍结合个人见解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822.htm

玉函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又名《广成先生玉函经》。三卷一作1卷。原题唐·杜光庭撰或认为是托名著作。本书论述脉理,编为“生死歌诀”上、中、下三篇。重点阐析脉证关系以及脉象的生理、病理情况。后世的流通本,一般认为是宋·崔嘉彦引述古典医籍结合个人见解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57.htm

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序_《金匮玉函要略辑义》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种类殊分.缓急易简.凡为百卷.名曰玉函.然非有力.不能尽写.云云.亦见抱朴子.兹所载文.与此颇同.但首尾异耳.徐本删之.为是....

http://qihuangzhishu.com/626/2.htm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元简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06年 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序 金匮要略序出赵本. 金匮玉函要略综概 卷一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论十三首、脉证三条 湿病脉证第二论一首、脉证十二条、方十一首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论一首、...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kuiyuhanyaolvejiyi/index.html

附子五苓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朱氏集验方》附子五苓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朱氏集验方》:附子五苓散【处方】大附子1枚挖空,入五苓散在内,炮熟【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阳气不足,水饮内停,翻胃吐食。【用法用量】用姜汤送下。【摘录】《朱氏集验方》...

http://zhongyaofangji.com/f/fuziwulingsan.html

玉函的解释_玉函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玉質的書匣,多用以珍藏貴重的物品。 唐.劉禹錫.遊桃源一百韻:「金闕傳本枝,玉函留寶曆。」...

http://hanwen360.com/c/331151.html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元简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06年 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序 金匮要略序出赵本. 金匮玉函要略综概 卷一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论十三首、脉证三条 湿病脉证第二论一首、脉证十二条、方十一首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论一首、...

http://qihuangzhishu.com/626/index.htm

五苓散类_《退思集类方歌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五苓散治太阳病发汗后,汗出恶寒,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及中风发热,六七日不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宜此主之。通治水肿,霍乱身疼,胸脐下悸,吐涎,头眩等证。此利水之祖方也。猪苓 茯苓 白术各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sijileifanggezhu/760-5-14.html

五苓散方_《伤寒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猪苓十八铢去皮,味甘平 泽泻一两六铢半味酸咸 茯苓十八铢味甘平 桂半两去皮,味辛热 白术十八铢味甘平右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

http://qihuangzhishu.com/98/33.htm

共找到265,6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