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草部_《本草纲目》

...丹参、白芷、芍药各二钱,口咬细,醋淹一夜,加猪油半斤,微火煎成膏。去渣,取浓汁敷乳。 6、热油烫伤与火伤。用丹参八两,锉碎,加水稍稍调拌,放入羊油二斤中煎过。取以涂伤处。 紫参 释名 牡蒙、童肠、马行、众戎、五鸟花。 气味 苦、寒、...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838.html

以病机为核心 构建辨证论治新体系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的角度对患病所呈现的病理状态和病理变化的高度概括;是在辨别、分析、归纳所有四诊望、问、闻、切资料的基础上对疾病的本质作出的结论,它揭示了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转归的本质特点及其基本规律。 《伤寒论翼·制方大法第七》云:“因名立方者,粗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293.html

郑樵1103-1162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南宋史学家。字渔仲,自号溪西逸民,学者称夹漈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不应科举,居夹漈山上,苦读十年,访书十年。对天文、地理、草木、虫鱼、医药等均有研究。不尚空谈,注重实学、博学强记,讲求辞章,著述甚丰。撰有《通志》、《氏族志》、《动植志...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118.htm

肺胀气方四首五法_《外台秘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广济》疗患肺胀气急,咳嗽喘粗,眠卧不得,极重,恐气欲绝。紫菀汤方。紫菀六分 甘草八分炙 槟榔七枚 茯苓八分 葶苈子三合炒末,汤成下五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绞去滓,分温三服,每服如人行四五里久进之,以快利为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taimiyao/121-17-6.html

论治_《痧疹辑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下汗者,此风热也,宣风散主之。已诸热,久而不去,内外感发,则所蕴疮疹之毒,亦能乘间而出矣。升麻葛根汤 解发痘疹之良方。葛根 升麻 甘草 白芍药各等分锉细,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无时。惺惺散 解发痘疹良方。人参 桔梗 甘草 ...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zhenjiyao/757-8-1.html

疠风六十四附身虚痒_《丹溪心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人能守禁忌耳。此妇人,本病外,又是百余帖加减四物汤,半年之上,方得月经行,十分安愈。醉仙散胡麻仁 牛蒡子 蔓荆子 枸杞子各半两,同炒黑色 防风 栝蒌根 白蒺藜 苦参为末,每一两半,入轻粉二钱拌匀。大人每用一钱,空心、日午临卧各一服...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xixinfa/650-15-9.html

明代名医--历代名医6_【中医宝典】

...证类本草》为蓝本,集唐、宋诸家本草之精萃,益金、元、明各家药籍之不足,打破本草学沿用已久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建立了三界十六部分类法,同时建立了更完善的百病主治药分类法,创立了药物归经分类法,将本草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王医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987.html

咳逆气 又见咳逆_《针灸资生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魄户、气舍、 、甲乙期门、右手屈臂中横文外骨.主咳逆气.天容等、主咳逆气.喘息呕沫.见齿噤.魄户、中府、主肺寒热呼吸不得卧.咳逆气.呕沫.喘气相追逐.天突、华盖、明云.喘不能言.主咳逆气.喘暴.俞府、明下同....

http://qihuangzhishu.com/660/139.htm

上品_《神农本草经》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升麻、青蘘、姑活、别羁、屈草、淮木右草品七十三种,旧七十二种。牡桂、菌桂、松脂、槐实、枸杞、柏实、伏苓、榆皮、酸枣、蘖木、干漆、五加皮、蔓荆实、辛夷、桑上寄生、杜仲、女贞实、木兰、蕤核、橘柚、右木上品二十种,旧一十九种。发皮右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04/6.htm

心、肾开窍问题及“舌用非窍”辨析_【中医宝典】

...肾开窍问题及“舌用非窍”辨析 中医学中的窍,系指人体与外界相通的某些腔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年六十而阴萎,气大衰,九窍不利。”王冰解释说:“窍谓耳、目、鼻、口,下窍谓前、后阴。”七窍合下二窍共成九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93.html

共找到414,27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