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夏至?_【二十四节气

...夏至,二十四节气第十节气,在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 夏至的拼音:xià zhì 夏至的英语:Summer Solstice 在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 夏至时,太阳直射点...

http://wenxue360.com/24jieqi/archives/10.html

二十四节气养生处暑养生_顺时养生_【中医宝典】

...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进入秋季养生,首先调整的就是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是人所周之的。 处暑,是暑气结束的时节,“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893.html

惊蛰养生_【二十四节气

...康复,惟有中医学可对人体体质进行有效的临床指导和养生康复的实践。《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东西南北中五方由于地域环境气候不同,居民生活习惯不同,所形成不同的体质,易患不同的病症,因此治法随之而异。”朱丹溪的《格致余论》说:“凡人形,长不及...

http://wenxue360.com/24jieqi/archives/67.html

二十四节气养生雨水养生_顺时养生_【中医宝典】

...我们的生活也充满了新的希望。 根据雨水节气对自然界的影响,联系到养生篇中着重强调雨水节气“调养脾胃”的重要性。因为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寿夭的重要因素。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土气为万物源,胃气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915.html

冬至节令特点_顺时养生_【中医宝典】

...。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冬至三候为:“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一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所以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881.html

二十四节气秋分养生篇_【中医宝典】

...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精神调养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7437.html

二十四节气养生芒种养生_顺时养生_【中医宝典】

...芒种的养生重点要根据季节的气候特征,在精神调养上应该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恼怒忧郁不可有,这样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芒种,太阳黄经为75度。农历书记载:“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就是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906.html

二十四节气霜降养生篇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霜降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从每年的阳历十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当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开始。此时天气渐冷、开始降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每当霜降时,我国南方地区就进入了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而黄河流域一般多...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233.html

二十四节气养生大暑养生_顺时养生_【中医宝典】

...在暑热季服用一些仁丹、十滴水等。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896.html

因时养生的原则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保养阴精为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建立在阴阳互根规律基础之上的养生防病的积极措施。正如张景岳所说:“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古人春夏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养阴以为春夏地,皆所以从其根也。今人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20-1.html

共找到410,2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