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邪皆在膜_《读医随笔》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或攻而未尽,适遇劳力汗出,及与房室,膜之中大气暂虚,遂摄入而不觉矣。亦有不发寒热、咳、呕,而浸润渐渍以深入者。邪入膜,身中即隐隐常不自在,或头痛晕眩,或身常汗出,或常畏寒热,或骤苦气短,不能任劳,或四肢少力,或手心常热,或小便赤...

http://zhongyibaodian.com/duyisuibi/683-9-31.html

中药酌“十八反”和“十九”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几千年的尝试和应用过程中,总结出了对人体危害极大的配伍禁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十八反”和“十九”。 五代后蜀时的韩保升修订《蜀本草》时,首先统计七情数目,提到“相恶者六十种,相反者十八种”,今人所谓“十八反’’名,盖源于此。十八反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857.html

何谓十八反、十九_【中医宝典】

...”,并编成歌诀: 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其意是:乌头反半夏、细辛配伍藜芦,则可导致实验动物中毒死亡。 由于对“十九”和“十八反”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进行较深入的实验和观察,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169.html

(膜)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募(膜)是指胸膜与膈肌之间部位。 【募(膜)】 《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之下,....」王冰注“膜,谓膈间膜;,谓鬲肓”。这是指胸膜与膈肌之间部位。吴又可《瘟疫论》指出:「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092.html

恶反辩_《侣山堂类辩》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药相须、相使、相恶、相反,出北齐徐之才药对,非上古之论也。聿考《伤寒》、《金匮》、《千金》诸方,相畏、相反者多并用。有云相畏者,如将帅,勇往直前,不敢退却;相反者,彼此相忌,能各立其功,圆机士,又何必胶执于时袭固陋乎!...

http://qihuangzhishu.com/803/108.htm

_经络腧穴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肓原是脏腑的原穴之一。 【肓】 肓指心下隔上部位,肓原是脏腑的原穴之一:指气海穴部位,如《灵枢.九针十二篇》:「肓出于脖胦(勃央)」,脖胦即肚脐,这里指气海穴,在脐下一寸五分处。指关元穴。...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261.html

风_《洄溪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太过,阳气不接,卫气不闭,非照以阳光不可,且晒日中,药乃效。阁学谓见日必有风,奈何?曰:姑去其瓦,令日光下射晒何如?如法行,三日而能启窗户,十日可见风,诸病渐愈。明年阁学掣眷赴都,舟停河下,邀余定常服方。是日大风,临水窗候脉,余甚风,...

http://zhongyibaodian.com/huixiyian/1112-22-0.html

乐游 / 登乐游鉴赏_【古诗文大全】

...玉溪诗人,另有一首七言绝句,写道是:“万树鸣蝉隔断虹,乐游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渊〕宿,不放斜阳更向东!”那也是登上古,触景萦怀,抒写情志作。看来,乐游原是他素所深喜、不时来赏地。这一天的傍晚,不知由于何故,玉溪意绪不佳,难以...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807.html

毁赏析_【古诗文大全】

...《毁》论述和探究毁谤产生的原因。作者认为士大夫之间毁谤风的盛行是道德败坏的一种表现,其根源在于“怠”和“忌”,即怠于自我修养且又妒忌别人;不怠不忌,毁谤便无从产生。文章先从正面开导,说明一个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和对待别人才符合君子...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750.html

十二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经穴分类名。指五脏及膏、肓十二穴。即肺太渊,左右各一;心原大陵,左右各一;肝太冲,左右各一;脾太白,左右各一;肾太溪,左右各一;膏鸠尾;肓脖胦(气海)二者均为单穴。《灵枢·九针十二》:“五脏有疾,当取十二...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255.htm

共找到422,73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