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川芎肉桂汤实为九味羌活汤加减而成。这种加减贯彻了李东垣主张的“临病制方”、“随时用药”及“引经报使”等组方理念,也是易水学派一贯主张的“古方今病不相能”的临证体现。川芎肉桂汤的组方之法又可用于风寒湿邪夹...
...药;既有古方新用,又有药理分析,结合病症而娓娓道来,由浅入深,使人一看就明,一读就懂。 温桂荣博士的《经方临证心法》内容和引证都非常丰富,常常能见人所未见,可见其在本书下过一番苦功,是现今探讨经方的一部佳作,书中所载许多精辟见解,言之有物,...
...医”之感慨。时方治咳,多从辨别外感、内伤入手,注重治痰为其特点;经方治咳,多从辨别阴阳、六经入手,注重治饮为其特点。 关于半夏厚朴汤方证 半夏厚朴汤方证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第5条:“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5剂,药后病愈。 按:本案特点:一、中年妇女,二、咳嗽无痰,三、咳嗽伴遗尿。笔者临证所见,一般中老年妇女长期咳嗽多伴见遗尿,不过由于患者羞于启齿,医家若不追问,则易疏忽。对于此种咳嗽,可按《内经》膀胱咳治疗,方用五苓散加减。五苓散出自《...
...病因相近,皆由肺气郁闭,转输失权所致,然其病位、症状则相异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其治疗,仲圣列有葶苈大枣泻肺汤、十枣汤、小青龙汤等,本案外有表邪,内有水饮,显属小青龙汤证。拟:...
...复起。此留饮不去,病终难除。考《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分析条文,所谓“留饮欲去故也”,实留饮未去也。留饮者,乃害群之驹,乱世之寇,须攻之逐之,非...
...薛某,女,23岁,令狐村人。每届经前4~6天,瘾疹成堆成片,初则手足四肢,继而头面全身,瘙痒烦热,午后尤甚,影响睡眠,经毕自愈,已历三载。经期准,量多色鲜。素多鼻衄,口渴思饮,口苦。舌淡红润,脉滑略数。今又将汛,瘾疹复甚。唐容川谓:“火盛...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伤寒论》第146条曰“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此方系小柴胡汤、桂枝汤各用半量合方而成。小柴胡汤证治甚多,能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
...《皇汉医学》讲的“临证察机,使药要和”,可简称为“察机药和”。察机实际上就是求本,“察机药和”就是治病求本。机是病机,病是疾病,那么机呢?这个问题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机就是导致事物发生的关键要素。现在政要所在的地方为什么又称机关呢?当地要...
...、厌食、痰涎不化、脘腹胀满、大便溏薄不爽或干结便秘等;三是脉象弦或滑或弦滑,舌苔腻滞。临证时,若上述某一病证出见或诸证兼见,皆可采取“异病同治”的原则,选用该方。否则不宜用该方。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