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成肱骨头复归原位,如感觉有滑动感者,即为复位之兆。肩外俞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另说:“大杼旁三寸”(《医学入门》)、“平开大椎三寸”(《循经考穴编》广注)、“横直陶道四寸七分微高些”...
...曾为医官使。皇佑三年(1051年)奉旨节取《圣惠方》,编成《简要济众方》五卷,标脉证,叙病源,去芜取精。书成刻印颁行全国。原书佚,近代有辑本一卷。《周易参同契》养生专着。简称《参同契》。传为东汉魏伯阳撰。分上、中、下三篇,末附“五相类”一篇与...
...古人将产后患痢,同时身体羸弱者,称为虚赢痢。参见产后下痢条。虚疡病名。指不按穴位,随处可生,无以命名之疮疡。见《证治准绳·外科》卷五。即无名肿毒。详见该条。虚阳上浮眩晕病证名。命门真火不足,虚阳上浮所致的眩晕。《症因脉治·内伤眩晕》:“真阳...
...。对感冒、中暑的头胀、胸闷和晕车、晕船等症有一定的效果。彻衣刺法名。五节刺之一。《灵枢·刺节真邪》:“彻衣者,尽刺诸阳之奇输也。”指治疗热性疾病针刺机体外侧及背部奇穴的方法。亦有认为取用热病五十九俞者。该篇还例举对恶寒无汗,内外皆热,咽干欲...
...三百四十四首,系由《医方类聚》中补辑所得。沙石淋病名。淋证小便排出沙石者。见《世医得效方》卷第八。又称沙淋、石淋。《杂病源流犀烛·五淋二浊源流》:“轻则为沙,重则为石。”详石淋条。杀血心痛病证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一“妇人杀血心痛方论”。亦名血崩...
...。整复下颌关节脱臼的手法。该法在《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等已早有记述。但命名为手托法则出自《伤科汇纂》卷五。该书记述:夫颌颏脱下,令患人坐定,用手揉脸百十遍,将患人口张开,医者以两手托住下颏,用左右大指,入患人口内,将两侧大牙揿住,...
...急方》卷二。①指春温发斑。《医学入门》卷三:“春温发斑,谓之温毒发斑。”参见温毒发斑条。②指温邪热毒病证之概称。《温病条辨·上焦篇》:“温毒者,诸温挟毒,秽浊太甚也。”临床以突发寒战高热,头痛恶心,身骨酸痛,心烦,口渴,溺黄赤,脉洪数(或数...
...断乳方:归尾、赤芍、红花酒洗、牛膝酒洗,水煎临卧服。断乳法婴儿出生8-12个月是断乳的适当时期。一般从两个月起即可加喂米汤,消化能力强的,三个月可加喂稀粥,四、五个月加蛋黄、菜泥等食物。从第六个月开始可逐渐减少母乳,至一岁以内断奶为好。断胎...
...适用于小儿发热二、三日,邪已入里,或乳食停滞,内成郁热,其候五心烦躁,睡卧不宁,口渴多啼,胸满气急,面赤唇焦,大小便秘等内热证。清里法小儿推拿方法名。《幼幼集成》卷三:“小儿发热至二、三日,邪已入里,或乳食停滞,内成郁热,其候五心烦热、...
...医家托扁鹊之名而作。本书以问难形式阐述中医基本理论和某些疑难问题。总设八十一篇,故名《八十一难》。第1-22难论述脉诊,其中提出“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切于临床实用,对后世影响深远。第23-29难主论经脉流注始终、经脉长度、营卫度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