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中医诊断学内容是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检查手段对疾病作出诊断,简称四。其中切诊是切按触摸身体一定部位,脉是触按经脉搏动,脉包括在切诊之内。切诊除包括脉外其它常被采用为胸背触诊和腹部触诊,尤其是腹更为重要一些。 下面就这方面内容,...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29.html

图解_【中医宝典】

...主病及相关研究: 正常象: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薄白苔”。 观,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变化。舌质,又称体,是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体上附着一层苔状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37.html

心得_【中医宝典】

...假脉。” 盖肝主疏泄,敷布阳气,倘肝气阻遏,阳气不能布于四末,而肢冷,而冻伤。此脉右弦细左微,正是肝气阻遏,阳气郁于中之脉象。12月复诊,虽气温一降再降,而手足温,两手寸关皆现浮滑带数之脉,阳气畅达无碍矣。 二、脉易学而难精 脉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796.html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_《中医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积累,它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xue/92-1-1.html

夏季腹泻观择药_【中医宝典】

...“”是中医学诊断病证重要依据之一。中医有“乃心之苗、胃之镜、脾之外候”说法。中医学理论认为:心、肝、脾、胃、肾经脉,皆通于。舌尖属心肺,中属脾胃,两边属肝胆,舌根属肾。 这些相应部位细微变化,可以反映出相关脏腑内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5976.html

先兆——相学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医诊断学中不可缺少诊断方法,尤其是疾病先兆报标的主要点,因此在中医学中更具有独特意义。总之,是外露内脏,是人体最重要报病器官,内脏病理变化能真实而快速地反映于,人体每一个局部都携带着整体信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6-16.html

镜面检查_镜面要做哪些检查_查症状_【疾病大全】

...中医,指舌面无苔,光滑如镜。舌色淡白,舌面苔全部脱光,颗粒全无,平滑如镜,舌质似新剥皮之鸡肉。...

http://jb39.com/zhengzhuang-jiancha/JingMianShe338096.htm

误区_【中医宝典】

...中医以三指搭脉,从患者脉象中诊断病情,经过长期医学实践已证实其科学性。但随着一些中医师西化,及一些患者对脉神化,常常对脉认识存在着误区。 一是有些中医,自我贬低中医。他们对博大精深中医脉学理论学而不精,认为切脉只是象征性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907.html

常练功却病延年_【中医宝典】

...中医学认为,人体与整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变化,均可从体上反映出来。中医常通过,以候脏腑之虚实,气血之盛衰。故常运体,能使邪火不生、五脏平安、气血顺畅,有利于祛病健身。 是口腔中重要器官之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953.html

望诊——望_【中医宝典】

...望是通过察看舌质和形态、色泽、润燥等方面变化测知病情变化一种独具特色诊法,在中医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常象为淡红薄白苔。舌质(体)柔软、活动自如、舌色淡红。 1)望舌质:从舌质外观,测知脏腑病变。一般以舌尖心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27.html

共找到1,050,5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