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确立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主要方面。但在1966年“文革”开始后,这方面研究中断了数年。七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有关五行讨论增多。除讨论五行学说内容、五行在中医临床上实用性、形成历史等内容之外,更为多见是把五行学说与控制论、系统论、电子计算机技术原理和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9-14.html

中医脉象之芤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之误说,形成一定干扰,这是芤脉形中的一个大问题,应当辨明,其他小误说,如兼弦等影响不大亦易于识别。 根据历史文献及对其分析考证,结合临床实践、实验等经验体会,拟订芤脉传统形式脉象指标为: 1、芤脉是属于具有复合因素脉象。 2、芤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6.html

中医切诊_中医四诊_【中医宝典】

... 脉诊要领之人迎气口诊法 脉诊要领之位数形势 脉诊指法之其他指法 脉诊指法之调指 脉诊指法之运指 脉诊主要学术思想 脉症顺逆与从舍 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关系 气血是形成脉象物质基础 人迎、气口脉介绍 人迎气口脉部位 人迎气口脉诊...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qiezhen-712-1.html

正常脉象_【中医宝典】

...(一)正常脉象特点 正象脉象特点是:一息四至,闰以五至,相当于每分钟70~80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寸关尺三部均可触及,沉取不绝。这些特点在脉学中称为有胃、有神、有根。 1.胃 亦称胃气。表现为脉位不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6.html

中西医结合医学基础理论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有较大影响。在“文革”后多学科中医研究中,有关控制论原理与五行学说原理研究是这一热潮肇基,也是其重点。1978年刘冠军在浙江中医学院学报上发表“从控制论看中医五行学说”,这一研究结果之一是出现了对计算机中医诊疗系统大量研究。并形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9-19.html

高频磁波疗法治疗盆腔炎原理是什么_【妇科宝典】

...高频磁波疗法治疗盆腔炎原理是大家得把握,正确把握高频磁波疗法治疗盆腔炎原理,才能够帮助大家视线治病目的,通常高频磁波疗法治疗盆腔炎原理是这样。 盆腔炎引起症状体征、病程长,严重影响了女性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女性不孕,失去了...

http://jb39.com/fk/17898.html

诊断学原理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判断出其病本质呢?其原理就在于“从外知内”(《灵枢·论疾诊尺》),亦即“司外揣内”(《灵枢·外揣》)。“视其外应,测知其内”,“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这是前人认识客观事物重要方法。我国先秦科学家很早就发现,许多事物表里之间都存在着相应...

http://qihuangzhishu.com/92/4.htm

中医诊法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九十年代,腹诊研究有进一步提高,表现在腹诊技术客观化、标准化方面探索和试验。如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与清华大学有关部门研制QZ-1型中医腹诊参数检测仪,应用中医理论,制定定量指标,对718例患者进行腹诊检查,提出了腹诊原理和新概念,对...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46.htm

中医师必须擅长脉诊——与陈清光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特定部位出现形态学变化形式,为传统中医‘寸口(脉)独为五脏主’理论提供了支持”。 从上述脉学源流、脉学原理说明,脉象是经过历代医家检验客观存在,脉象是被现代实验所证实脉象是具有可操作性。因此,现在研制出了一些脉诊仪器。由此可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516.html

针灸减肥减肥原理_针灸减肥_【中医宝典】

...功能恢复正常。 利用中医辩证施治原理,从调整内分泌入手,通过针灸、点穴综合治疗,对肥胖者神经和内分泌功能进行调整。针灸减肥: 一方面能够抑制肥胖患者亢进食欲,减少进食量,同时抑制患者亢进胃肠消化吸收机能,减少机体对能量吸收,从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jianfei/a1591.html

共找到1,046,40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