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望诊、、问诊和切诊等种诊病方法合称。必须结合连用,互相参证,才能全面了解病情,为辨证和治疗提供充分依据。...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153.htm

在临床重要性_【中医宝典】

...,二竖无膏肓之循也”境界为期不远了。 关于脉学在中医中的地位,时珍有之末之言,而徐灵胎竟说:“病之名有万,而脉之象不过数十种,且一病而数十种之脉无不可见,何能诊脉知其何病,此皆推测偶中,以此欺人也。”从之末到否定脉地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50.html

合参之 问诊切诊_中医问诊_【中医宝典】

...问诊是中最须下功夫一环,也是初涉临床时基本功。 问 问诊是中最须下功夫一环,也是初涉临床时基本功。 张景岳创“十问歌”,提出问诊要领颇具规范性,但临证不可刻板对待。应有目的地重点探问,围绕患者主诉,突出主要症状、...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zhen/a11998.html

手诊能代替脉吗?_【中医宝典】

...参:脉中医诊断学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与望诊、、问诊、脉合参,才能体现它更高价值,而且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参照中医辨证分型(阴阳、虚实、寒热、表里)等,这样在治疗是才能有较好效果,单独把手诊孤立起来,搞偏面的宣传和夸大,不利于手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71.html

抉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专着。八卷。清·林之翰撰于1723年。作者抉取古今有关四诊名著精微编纂而成此书。其中望诊包括面部气色、五官、口齿、爪甲、舌、体表诸部以及小儿指纹等辨识;以听取患者气息为主,察悉其元气之盛衰及病痛之所在;问诊以阐析张介宾“...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03.htm

华氏脉缔造神医摇篮_【中医宝典】

...体内有病必然会在体表有所表现。这也是中医“望、、问、切”基本原理,是中医基础理论。 可是现代医生们差不多忘记了一个事实:人体是一台更精密仪器,当今科技研究仪器想接近人体精密水平还差了一大截。这就是为什么心脏难受,心电图做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18.html

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内容,是医者通过听觉和嗅觉了解由病体发出各种异常声音和气味,以诊察病情。也是一种不可缺少诊察方法,是医者获得客观体征一个重要途径。...

http://qihuangzhishu.com/92/14.htm

临床之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而变化这一种情况,所以临床上还必须望、、问、切合参,不能单凭切脉即下诊断。 明·孙一奎说:“辨证必合色脉,问动止,聆音声,察饮食。”结合,互相参考,才能全面掌握病人病情及其细节,为辨证施治提供可靠依据。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367.html

之声音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察疾病方法。人体声音和气味,都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因而能够反映出脏腑变化情况。 听声音 1.声音 实证和热证,声音重浊而粗、高亢洪亮、烦躁多言;虚证和寒证,声音轻清、细小低弱、静默懒言。声音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60.html

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涩脉舌颤舌短舌红舌蹇舌绛舌卷卵缩舌裂舌面如镜舌胖舌起芒刺舌强舌上起瓣舌苔舌歪舌痿舌胀大舌舌质舌肿舍脉从证舍证从脉伸舌神门脉审苗窍声如拽锯失神失音十问实脉数脉睡中呢哺嘶嗄合参苔垢苔滑苔润太息痰包透关射甲吐弄舌脱肉破[月困]脱神望齿望...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izhen-2717.html

共找到1,078,54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