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肉250-500克,煮烂食用。可治小儿夜尿、遗尿。 除了药疗、食疗以外,针灸疗法、激光穴位照射的光针治疗也有明显疗效。采用上述各种方法时,应注意下午4时后尽量不给孩子吃稀粥、汤类,晚上定时唤醒孩子排尿,这样治疗效果会更好。但须记住:当遗尿...
...h内限制饮水量。此药对少数儿童可引起头痛、恶心、胃痛或鼻出血。 5.中医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遗尿系肾气不足,膀胱不能制约小便之故。常用各种方剂作补肾治疗如六味地黄丸、桑螵蛸散方加减治之。亦可用针刺关元、气海、三阴交、膀胱俞、肾俞等穴,每天针1...
...小儿遗尿又称遗溺、尿床,是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婴幼时期,由于生理上的经脉未盛、气血未充、脏腑未坚、智力未全,对排尿的自控能力较差,学龄儿童也常因白日游戏过度、精神疲劳、睡前多饮等原因,亦可偶然发生遗尿,这些都不属病态,...
...治疗小儿遗尿手法处方: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运内八卦,捣小天心,揉脐,揉关元,推上七节骨,揉三阴交,按揉百会。 小儿遗尿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在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俗称“尿床”。3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脑髓未充,智力未健,或...
...病名。《诸病源候论·尿床候》:“夫人有于眠睡不觉尿出者,是其禀质阴气偏盛,阳气偏虚者,则膀胱肾气俱冷,不能温制于水,则小便多或不禁而遗尿。”《类证治裁》卷七:“睡中自遗,多属下元虚冷,宜螵蛸丸。然遗失不知,必交通心肾,寇氏桑螵蛸散。”参见...
...病名。《诸病源候论·尿床候》:“夫人有于眠睡不觉尿出者,是其禀质阴气偏盛,阳气偏虚者,则膀胱肾气俱冷,不能温制于水,则小便多或不禁而遗尿。”《类证治裁》卷七:“睡中自遗,多属下元虚冷,宜螵蛸丸。然遗失不知,必交通心肾,寇氏桑螵蛸散。”参见...
...揉脾一法,用以治疗小儿身瘦肌热等症。随着儿科推拿经验的积累,在理论及治疗手法、腧穴应用等方面逐渐形成特色,发展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临床上,通过按摩能够对厌食起到很好的疗效。家长在家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按摩:一是运内八卦,即用大拇指...
.../(kg·d),分3~4次口服。口服药在肠道不吸收,无副作用。但因痢疾病变侵入肠黏膜内,故其疗效不如能吸收的全身用药好。 (2)液体疗法:按患儿脱水程度,给予及时纠正(参阅小儿腹泻病液体疗法)。 (3)对症治疗: ①发热:>38.5℃给予...
...遗尿症,俗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或白天不随意排尿的一种病症。3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智力发育不完善,排尿的正常习惯尚未养成或贪玩少睡,精神过度疲劳,均能引起暂时遗尿,这都不属于病态。若3周岁以上的幼儿尚不能控制排尿...
...尿床 遗尿症俗称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约占70%~80%。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瓣膜)、...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