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灸法力作_【中医宝典】

...关键词:《中国民间奇特灸法》 张仁 书评 灸法文献 ——《中国民间奇特灸法》读后 灸法的产生源于火,它的起源可能早于针刺。灸法是针灸学教师和学生的一本重要参考书。 参考文献 [1] 张仁.中国民间奇特灸法[M].上海科技出版社,2004....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22.html

中医护理内容_中医疗法中医护理_【中医宝典】

...重要影响。中医对情志的疏理根据五行理论,不同的情绪调节可有于疾病的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在中医护理实践中,护士应根据患者性格特征观察其情绪的变化,努力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综合应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644.html

灸法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术】

...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艾炷或艾条点燃以后,在体表的一定部位熏灼,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也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灵枢·官能》篇指出“针所不为,灸所宜。”《医学入门》也说,凡病“药不及,针不到,必须灸。...

http://qihuangzhishu.com/93/441.htm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_【中医宝典】

...但“证”与“病”的概念也不同,如清代医家徐灵胎说:“病总者为病,而一病总有数证。”这就是说病可概括证。如《白矾煎水熏洗以促使回纳等。由此可见,中医护理主要的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 机的区别和“证”的不同。相同的病机和证,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11.html

中医饮食护理_中医疗法中医护理_【中医宝典】

...中医饮食护理的特点 饮食是人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是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也是人体气血津液的来源。正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中所说:“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又指出:“夫在身所以多疾此皆由……饮食不节故也。”说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654.html

一例呃逆患者的中医护理_中医疗法中医护理_【中医宝典】

...脉滑数。 中医诊断:呃逆(郁热阴伤型) 西医诊断:膈肌痉挛 二、病因病机 患者因感受风寒致寒邪阻遏气机,肺胃气失降,郁而化热至胃火上冲,复因膈间气不畅故呃声短频,不能自制,胃中郁热则见烧心,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胃热伤津则口干口苦,舌暗红...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620.html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_【中医宝典】

...观察。体质方面,有强弱和寒热偏,阳虚、阴虚体。要求护理上在安排病室,调节温、湿度,饮食、起居等方面均应有别。 总之,三因制宜充分体现了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在实践应用中的原则性灵活性。只有从整体观念出发,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运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382.html

中医护理生活起居护理_【中医宝典】

...时节,宁可少食,数数进,必须伤软,不宜伤硬,此皆以意消息之为佳。”可见,王焘对虚劳病人的生活起居护理已论述行十分系统和深刻。清代徐灵胎对中暑病人的生活起居护理也作了论述,他说:“盛夏之时,病人或居楼上,或卧近灶之处,必至时时汗出。虽无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398.html

针灸科护理常规_【中医宝典】

...做好记录。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术后修针和针具倩谐消毒工作。 十、灸法护理 1。严格掌握禁忌症,凡实证、热证、阴虚发热证,以及面部、大血管和粘膜附近,孕妇胸腹部和腰能部均不宜灸。 2.施灸时严密观察艾条燃烧情况。防止艾火灼伤皮肤、衣被,...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552.html

介绍李春兴对灸法发展史及现代应用的研究_【中医宝典】

...台湾中西整合医学会的医史博士李春兴对中医灸法“情有独钟”,长期致力于其发展史及现代应用研究。在不久前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记者详细了解了他的学术成果。 如何理解“灸”的含义 李春兴认为,对于灸法应从文化、自然现象及医学等方面进行研究才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79.html

共找到547,8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