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是我国唐代伟大的医家,医学著作以《千金要方》、《伤寒杂病论》称作是共同支撑以《黄帝内经》为穹隆的中医学说的三大支柱,代表了方、药、治三大体系,几部《集成》编过之后,我们对此更有了共识。奉献给读者的这部近300万字的《孙思邈研究集成》...
...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尤其是引用医籍中保存了40余种已佚的中医典籍,对我国医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东医宝鉴》是境外朝鲜医学家许浚所著。最初,他于1596年奉宣祖之命,同儒医郑醋,太医杨礼寿、金礼泽、李命源、郑礼男等组成编纂局编写,...
...平台有可能为理解和阐明中医药学作为原创科学的性质作出基础性贡献。 该专业委员会是在组织和实施200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医典籍研究与英译工程”的基础上筹备和成立的。此前,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会长罗希文已经完成了《伤寒论》等中医药学...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裘序 梁序 小引 凡例 卷一 赋禀 护胎 指纹析义 指纹切要 三关部位歌 浮沉分表里歌 ...
...使命感是沉重的;读书想事,中医学的发展亟待推出新人,中医人的责任感是沉重的。作为国家宝藏、民族精粹的中医,要传承、要发展,要进步,要有更大的作为,没有大批社会信誉度高、群众认可度高、中医诊疗水平高的人才不行。岁达期颐之岁而健者寡,术待耄耋之年...
...不可一温到底。 何少山 何少山,1923年出生,杭州市人,杭州市中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出身于中医妇科世家,是何氏女科第三代传人。幼承庭训,研习经典医籍,深得祖传之妇科精粹。行医五深余载,逐步形成了自我一派的妇科诊疗体系,尤其对不孕症、崩漏、...
...哲学已经成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新兴学科和研究方向。专业委员会成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全国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和跨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专业委员会会长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中医典籍研究与...
...是骗子”到收藏中医典籍 鲁迅是中国文坛的泰斗。对于中医,他起先是认可的,以其少年时多次请中医大夫为父亲诊疗即可看出。其后由于父亲不幸病故,鲁迅开始反对中医,个中原因比较复杂。他曾在《坟·从胡须说到牙齿》中,写到自己早先对中医不满的特殊因由,...
...标题:柴胡在妇科临床的运用出处:中医杂志 1979年8期标题:辨证论治治疗经前期综合征辨证分型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79年复刊号标题:女子以肝为先天的初探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2年11期标题: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出处:上海...
...悠久的历史,它随着针灸医学的形成而产生,随着针灸医学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历代中医针灸典籍中,不乏有关针灸美容的记载。在最早的中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已系统论述脏腑经络与体表皮部的关系,对针灸美容有重奏要指导意义,并记载有针灸治疗口眼歪斜、...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