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刺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古代刺法名词。是在身体一侧(左或右侧)有病时,针刺对侧(右或左侧)穴位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身体一侧疼痛,而对侧的脉象出现异常的(见《素问.调经论》);经脉有病的(见《素问.缪刺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770.htm

缪刺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古代刺法名词。是在身体一侧(左或右侧)有病时,针刺对侧(右或左侧)穴位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虽有身体外形疼痛的症状,但脉象(九候)正常的(见《素问.调经论》);络脉有病的(见《素问.缪刺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777.htm

专家呼吁删除教材中鲁迅对中医的不敬言语_【中医宝典】

...为了乘奥运东风,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风采,促进东方科学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更广泛的传播。2007年8月8日,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第三只眼看中医》正式发行。 在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举行的首发式活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569.html

导气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法名词,语出《灵枢.邪客篇》。是促使针刺“得气”的一种手段。得气所出现的感觉之有无(也就是气至与否),一般多通过各种针刺的手法操作(控制一定的刺激强度等因素)而产生。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743.htm

调气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法名词,见《灵枢.官能篇》。应用针刺的补泻方法,可以调节人体阴阳,改善人体的机能。也就是通过针刺以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纠正体内各种组织和内脏的病理状态。针刺的这种治疗作用,称为调气。如《灵枢.终始篇》:「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调气治病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750.htm

名分攸关:“旧医”还是“国医”?--百年中医沉浮录⑦_【中医宝典】

...,隐含了发展与淘汰的意味。新医、旧医这样的名词在西医界得到赞同,纷纷响应使用。 面对西医的举动,中医界不少人起而与之论战。不过注意力多数集中在驳斥余云岫等攻击中医的言论方面,对名称虽然反感,还未曾十分着意。到了1928年,中医忽然惊觉:由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959.html

颈椎病患者应注意中风_神经内科中风_【中医宝典】

...老年百病防治》颈椎损伤_《急诊医学》颈椎病_《气功外气疗法》颈总动脉_《人体解剖学》颈椎病_《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景日昣(zhēn)_《中医词典中医宝典 内科 神经内科相关分类风湿免疫肝病呼吸精神病内分泌代谢神经内科肾病糖尿病消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2/b17377.html

得气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法名词,语出《素问.离合真邪论》(《灵枢.九针十二原篇》称“气至”,义同),即针感(或针响)。在针刺穴位后,经过手法操作或较长时间的留针,使病人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行针者则觉得针下沉紧;称为得气。这种针感产生的程度及其持续时间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745.htm

疔毒的解释_疔毒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症状发展到很严重地步的疔疮(中医名词) furuncle...

http://hanwen360.com/c/57757.html

肝脏运行程序自学中医(1)_【中医宝典】

...光用别人的脏器来为自己服务,他们的中医思想倒是运用的好,他们也不说中医是伪科学。 森林、草地覆盖率底,没有遮挡与隐蔽,我们的肝脏就弱。引申到军队,打仗时我们军队的将军(肝)就底气不足,没地方藏身呀。‘都是瞎联系’,但怎么二者就能联系到一起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711.html

共找到730,8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