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脱位、后遗症、功能锻炼5部分,共计12章、 26节80余个病症,约21万余字。总论分为4章,概述了中医伤科学发展简史、损伤的病因病机、损伤的分类与辨证诊断、伤科手法与施法原则。伤筋分为4章,较系统地论述了伤筋概论、脊柱与四肢部常见损伤...
...《外科图说》(1856年),是一本以图释为主的中医外科学。以上简短的叙述足以说明中医外科学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现代外科学奠基于是19世纪40年代,先后解决了手术疼痛、伤口感染和止血、输血等问题。手术疼痛曾是妨碍外科发展的重要...
...应该是继承和发展中医的临床基地。但中医院的门诊设置和病房设置基本上是与西医医院接轨。以中医内科为例,中医内科下分为心血管科、消化科、呼吸科、肾病科、血液科等三级学科,诊断上完全按西医的辨病再加上中医的诊断;治疗上完全按西医的常规再加上中药治疗...
...工作才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起来。1978年12月在保定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第二届学术会议和1979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医学心理学学术座谈会,标志着医学心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会议酝酿成立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并于1979年11月...
...1、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的充实和发展魏晋以还,内科疾病的病因学有较大发展,许多疾病的病因得到充实。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不少疾病的病因观察与认识已经比较深入,其对“寸白虫候”(绦虫病)的感染途径是饮食不当,食生猪牛肉片;瘿病(...
...发生和发展从开始起便是由生产所决定的。中医伤科学的起源与形成,也与劳动人民长期的劳动生活、生产实践紧密相关。距今100多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便依靠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用原始的劳动工具,有限的劳动经验,简单的劳动互助。来对付自然界的各种...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在生产斗争的同时便开始了原始的医药活动,“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随着医药活动的增加,进入奴隶社会,中医内科学开始萌芽,在殷代的甲骨文里已有“疾首”、“疾身”、“疾足”、“风疾”、“疟疾”、“蛊...
...由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承担的“壮医内科学的发掘整理研究”课题,日前通过了广西自治区卫生厅主持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专家认为,该研究课题对于弘扬我国民族医药、提高壮医药的学术水平、完善壮医药学术体系、指导壮医药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作用,达到了国内...
...关节脱位、后遗症、功能锻炼5部分,共计12章、 26节80余个病症,约21万余字。总论分为4章,概述了中医伤科学发展简史、损伤的病因病机、损伤的分类与辨证诊断、伤科手法与施法原则。伤筋分为4章,较系统地论述了伤筋概论、脊柱与四肢部常见损伤...
...丰富的医疗知识,总结诊察疾病的方法,掌握疾病变化的规律。中医诊断学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一门学科。 中医诊断学发展史简表: 商代甲骨文记载疾病的卜辞,可看作我国现存最原始的病历 周朝《周礼》 公元前5世纪扁鹊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