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完素的火热学说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本书中多处引《内经》亢则害,承乃制语,阐述阴阳变化,其书称:所谓木极似金,金极似火,火极以水,水极似土,土极似木者也,故经曰:亢则害,承乃制。谓已亢过极则反似胜己化也,俗未知,认似作是,以阳为阴,失其意也,如其论郁结时称...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06.htm

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术】

...明清时期 第六节 近代与现代 第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生命 第二节 天年 第三节 衰老 [附1]近代衰老学说 [附2]延缓衰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概况 第四节 天人相应 第五节 形神合一 第六节 动静互涵 第七节 协调平衡 第八节...

http://qihuangzhishu.com/152/index.htm

衰老学说_《老年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术】

...温、热逐渐减少时,体内的湿也随之逐渐减少,相反,则逐渐增加,从而引起衰老和死亡。(2)学说:这种学说认为火是万物源,生命的火是由呼吸产生的燃烧,当呼吸停止时就引起了死亡。(3)灯油耗竭说劳伦斯认为生命是油灯...

http://qihuangzhishu.com/982/3.htm

宋元时期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术】

...针灸及养生、杂治等分66门,内容十分丰富。该书前数卷大量论述了当时流行的运气学说,而且对养生保健的一些方法做了相当详尽的介绍。可见,当时十分肯定这些方法的效果,并倡导这些保健方法的适用。宋代宫廷编著的方剂专书《太平圣惠方》,不仅是一部...

http://qihuangzhishu.com/152/10.htm

先秦时期的养生思想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农家,合称九流。 十家:后世小说家合入九流,共称为十家。 先秦这些学术流派或多或少都影响到医学和养生学。 1.儒家:孔孟之书论述养生重在崇尚心性修养。 2.道家:老庄学说重在养生性命双修。 3.法家:韩、商理论涉医,重在说理图新...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91.html

中医养生道与养法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外传》所说动静互涵,以为万变,《类经·医易》所说天下,出于一动一静。 4.综合和审因施养: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另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所谓审...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91.html

《周易》与养生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能体现中医养生学的整体调节优势。 2.居安思危的预防观 《易·系辞下》指出: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中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在卦辞中指出:君子思患而预防《周易》明确提出了未病先防,居安思危的预防为先的思想。在这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07.html

温补学说景岳倡,养葵鼓峰重命门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日进,名日彰,时人比仲景、东垣。景岳,学说渊博,对《内》《难》典籍均有研究,善调衡阴阳,他说:用药,犹用兵也,治病如治寇,知寇所在,精兵攻,兵不血刃矣。尤其推崇熟地的功效,其论曰:阴虚而神散者,非熟地守,不足以聚;阴虚而火...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11.html

养生之道与养生术相差很多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在生活中,不少人都将养生之道等同于养生术,其实不然。中医养生的理论称为养生之道,而将养生的方法称为养生。 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 顺其自然: 体现...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884.html

汉唐时期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术】

...调和,以适宜为度,方可起到养生作用。反之,于身体有害。3、提倡导引 仲景对导引吐纳也十分重视,他主张用动形方法防病治病,如《金匮要略》中云: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勿令九窍闭塞。仲景的上述养生思想,具体体现了中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

http://qihuangzhishu.com/152/9.htm

共找到680,78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