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对所治愈病人轻只要求在其住宅周围种植杏树,以示报答。日久郁然成林,董氏每于杏熟时于树下作一草仓,如欲得杏者,可用谷易之。重奉以所得之谷赈济贫穷,后世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称誉医术高尚的医学家,据载今江西九江董氏原行医处仍有杏林。二、...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40.htm

《外传记范伯》原文-出自《越绝书》_史书_【文学360】

...1、外传记范伯:昔者,范蠡其始居楚,曰范伯。自谓衰贱,未尝世禄,故自菲薄。饮食则甘天下之无味,居则安天下之贱位。复被发佯狂,不与于世。谓大夫种曰:“三王则三皇之苖裔也,五伯乃五帝之末世也。天运历纪,千岁一至。黄帝之元,执辰破巳。霸王之气,...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325.html

两宋时期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中朝医药交流两宋时期,中朝医药交往更加广泛,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和天禧五年(1021年)高丽使者郭元、韩祚各自回国时,宋真宗亲自赠送《太平圣惠方》1000卷(金斗锺《韩国医学史》118~119页码韩国探求堂1966年版);...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95.htm

明代医学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戴思恭戴思恭(1324~1405),字原礼,号肃斋,婺州浦江(今属浙江诸暨县)人,家世业儒,并数世业医。父戴士尧(1307~1349)是文学家戴良之兄。早年弃儒学医;弟思温,字原值,号益斋,亦以医名。元至正三年(1343),戴士尧携子...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11.html

辽夏金元医学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汤液本草》3卷、《此事难知》2卷,乃王氏代表作,备受后世医学家之推重。现存尚有《伊尹汤液仲景广为da法》4卷、《斑疹论》1卷均佚。十、许国祯许国祯(生卒年不祥),字进之。元绛州曲沃(今属山西)人。祖父许济为金代绛州节度使,父许日严为荣州...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31.htm

王叔,对脉诊进行系统总结的古代医学家_【中医宝典】

...手段之一,也是现在中医临床医生常用的诊断方法。王叔和就是对脉诊进行系统总结的古代医学家。 王叔和,名熙。西晋高平(今山西高平)人。约生活于公元三世纪,其生卒年代无确切考证。他出身于达官贵族家庭,宗族中数代是权势显赫的贵族,亦有名震当时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52.html

《医圣张仲景》出版_【中医宝典】

...本报讯 由张仲景国医学院原图书馆副馆长邱明印历经3年编写的文学传记体章回小说《医圣张仲景》近日出版,当代著名作家二月河为该书作序。首印3000册被订购一空。 该书作者在熟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基础上,翻阅近万卷资料,行程数千公里,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170.html

制药化学的前驱——葛洪_【中医宝典】

...葛洪(公元二八四年至叁六四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家。自幼好学,广览群书,精医学,尤好神仙养生之法。曾为司马睿丞相,后任谘议、参军等职,赐爵关内侯。闻交趾出舟砂,求为勾漏令,至广州罗浮山...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50.html

医学家陈实功谈养生之道_【中医宝典】

...明代著名医学家陈实功,既是一位众望所归的外科学专家,也是讲究养生的老寿星。在他的名著《外科正宗》里,不仅对外科诸病例症详、论治精,还有不少有关养生保健的精辟论述。 陈实功认为,人们无论健康或患病,都应注重调摄,否则就不可能有良好的体质。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005.html

《外传记吴王占梦》原文-出自《越绝书》_史书_【文学360】

...1、外传记吴王占梦:昔者,吴王夫差之时,其民殷众,禾稼登熟,兵革坚利,其民习于斗战,阖庐□剬子胥之教,行有日,发有时。道于姑胥之门,昼卧姑胥之台。觉寤而起,其心惆怅,如有所悔。即召太宰而占之,曰:“向者昼卧,梦入章明之宫。入门,见两缔炊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329.html

共找到3,2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