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某些药物,如乙胺嗪、抑制或兴奋迷走神经药物,均可影响血中微丝蚴量和周期性。 (二)发病机制 丝虫病的发生与发展,取决于各种因素,包括丝虫种类、发育情况、寄生部位、传染期幼虫侵入的数量、人体的反应性以及继发感染等。丝虫病在其发病过程中,成虫...
...1.普查普治 及早发现患者和带虫者,及时治愈,既保证人民健康,又减少和杜绝传染源。普查应以1周岁以上的全体居民为对象,要求95%以上居民接受采血; 2.防蚊灭蚊; 3.加强对已达基本消灭丝虫病指标地区的流行病学监测。在监测工作中应注意:①...
...预防原则与其他丝虫病类同。...
...乳房丝虫病(filariasis of breast)是血丝虫寄生于乳房的淋巴管中,造成淋巴管阻塞而发生的丝虫性肉芽肿。男女均可患病,但以女性居多。成年妇女的乳房淋巴管非常丰富,尤其是妊娠、哺乳乳腺,在性激素的作用下,体积变大,淋巴管扩张...
...,这种节律受宿主的昼夜节律影响并与之同步。丝虫从感染期幼虫侵入人体至发育为成虫并产生微丝蚴的时间,一般约需8~12个月。微丝蚴在人体内可存活2~3个月,成虫约可存活3年。 对丝虫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丝虫病的发生与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
...(一)发病原因 雌虫长、宽为(70~80)mm×120μm,雄虫长、宽为45mm×60μm。微丝蚴长、宽为200μm×4μm,无鞘膜,无规则的周期性。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与罗阿丝虫病相似。...
...治疗药物主要是海群生(hetrazan,又名乙胺嗪diethylcarbamazine,dec)。海群生对两种丝虫均有杀灭作用,对马来丝虫的疗效优于班氏丝虫,对微丝蚴的作用优于成虫。国内海群生的常用疗法为4.2g7日疗法治疗班氏丝虫病;...
...(一)发病原因 主要由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而引起。 (二)发病机制 健康人如被带有成熟丝虫的蚊子叮咬,便可感染丝虫病。微丝蚴通过母体逸出透过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白天停留在肺和其他脏器毛细血管中,午夜进入血流。成虫引起嗜酸粒细胞和慢性...
...主要是血栓性静脉炎与感染性静脉炎,晚期丝虫病应与心力衰竭、肺部肿瘤等相鉴别。...
...胸部丝虫病(filariasis thorax)是由班氏丝虫、马来丝虫及犬恶丝虫或微丝蚴在胸部淋巴管内寄生引起淋巴道阻塞、引流障碍,或由微丝蚴血症或丝虫热所致的胸部器官病变;或虽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在胸水、痰、淋巴结等处找到丝虫或微丝蚴者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