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可有轻度升高。绝经后骨质疏松PGP升高明显,雌激素治疗2-8周后BGP下降50%以上。3)血清I型前胶后羧基端前肽:简称PICP,是成骨细胞合成胶原时的中间产物,是反映成骨细胞活动状态的敏感指标。PICP与骨形成呈正相关。...
...诊断 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首先需排除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多发性骨髓瘤、骨质软化症、肾性骨营养不良、儿童的成骨不全、转移瘤、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等。 1994年WHO建议根据BMD或BMC(...
...哪些病人应该进行低BMD评估。 骨质疏松症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家族史。母亲患有髋关节骨折的妇女发生髋关节骨折的几率是正常妇女的2倍。家族史有助于医生决定哪些人应该进行详细的检查,哪些人应该接受预防性治疗。 查询更多 骨质疏松 信息 ...
...骨密度扫描发现,接受蛋白酶抑制剂等药治疗的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是其他2组的2倍。上述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AIDS》期刊上。 研究人员认为以蛋白酶抑制剂为基础的HARRT疗法会使HIV阳性患者的骨骼更易丢失矿物质,使他们发生骨折的危险...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质下降、骨骼变脆、极易发生骨折的骨骼疾病。我国目前至少有880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50岁以上的女性每3位中就有一位遭受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痛苦。但是,骨质疏松症往往被误认为是一种老化现象,就诊率和治疗率都很低。以上海...
...老年骨质疏松症,老年人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骨单位体积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变,骨的脆性增加,以致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新的定义强调了骨量、骨丢失和骨结构的重要性。不仅包括了已发生骨折者的骨质疏松症,同时也包括了具有潜在...
...,这一发现具有实用的治疗价值。不过,他们也提醒说,尽管有以上这些发现,血液中睾丸酮水平与骨质中矿物质密度之间仍然有相关的可能性,需要科学家在其它的人群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这一点。 查询更多 骨质疏松症 信息 ...
...1.疼痛及肿胀 足趾伸屈时足部疼痛明显,因该部肌肉组织覆盖少,故而局部肿胀及软组织淤血均较明显。 2.轴向痛 纵向推挤1~3跖骨时,中跗部位剧烈疼痛。 3.功能障碍 足部活动障碍,负重不能。 根据骨折的部位不同,一般分为以下3型:①舟骨体...
...足部几乎所有的骨都有可能发生骨折。大多数骨折无需手术,而少数骨折需手术治疗,目的是防止永久性的残疾。骨折部位常出现疼痛和肿胀,如果皮肤出现淤斑,疼痛和肿胀会延伸到骨折以外的部位。当踝关节内翻(内翻性踝扭伤)或外翻(外翻性踝扭伤)时常发生踝...
...(如骨骼)的雌激素受体具有刺激作用,而对于另外一些组织或器官(如乳腺及子宫)的雌激素受体具有抑制作用。 MORE试验选取了7705位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妇女,进行了为期48个月的随访。试验结果证实,服用雷洛昔芬可明显降低椎骨骨折风险。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