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谈到的另外一组数据也同样令人深思:2005年我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推出前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当时只有19%的医生认可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是关键;经过近两年对该指南的一系列推广和各种学术活动的宣传,抗病毒治疗观念有所增强,但今年的小范围...
...3月28日(NewsRx.com新闻)一项研究结果证实静注蔗糖铁可有效治疗透析相关的贫血 target=_blank>贫血。 C. Charytan 与其同事在《美国肾脏病杂志》上撰文指出:“蔗糖铁静注治疗贫血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已用了超过...
...乙肝病毒 DNA载量分析,基线时乙肝病毒 DNA载量小于7 log10的e抗原阴性患者接受替比夫定治疗的效果更佳,2年时乙肝病毒 DNA PCR检测不到率可达89%,而拉米夫定组为67%,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图3)。 早期预测 优化...
...乙型肝炎的思路已经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有学者认为,中药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可能是通过中药的预处理增强了拉米夫定的敏感性,中药的多靶点抗病毒作用与拉米夫定的协同作用,弥补了拉米夫定用药间歇期达不到有效作用浓度的不足,但此机理尚需...
...以及费用负担方式的差异(如医疗保险、公费医疗、自费等)。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服药,疗程至少1年,常达3~5年或更长,在这种情况下药物价格对患者选用药物的制约性就容易表现出来。例如,当前的拉米夫定已被列入国内绝大多数省市的基本药物目录...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已有近30年的历史,医生积累了大量经验;而拉米夫定则是近年新开发的抗乙肝病毒的药物,于1999年经国家药检局批准上市,并于2000年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对于新药拉米夫定,病人有很多问题想问。如:它有哪些作用?服用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贾继东等完成的一项III期临床研究表明,我国乙肝患者经1年治疗后,替比夫定的抗病毒疗效和临床疗效均优于拉米夫定,而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e抗原转阴率和治疗应答率等疗效指标均明显改善。同时,替比夫定组原发...
...Saint Lious大学医学院皮肤研究部的Dee Anna Glaser博士进行了一项有关肉毒杆菌毒素的Phase Ⅲ临床研究。肉毒杆菌毒素在治疗原发性多汗症方面安全有效。据调查显示,全球仅美国就有800万人患有原发性多汗症。采用肉毒...
...慢性乙肝的Ⅲ期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出现HBeAg血清转换的患者中,仅约1/3在治疗的前6个月出现HBeAg血清转换,大部分是在6个月以后、甚至治疗1年停药后再出现HBeAg血清转换。 因此合适的疗程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五、如何根据...
...虽然有的慢性乙型肝炎(HBV)患者为延长生存期而接受肝移植,但移植后恰恰是针对乙肝病毒的治疗却会加重肝功能的损害。 以色列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长期研究显示,携带乙肝病毒的肝移植患者接受lamivudine治疗将导致HBV突变和肝病加重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