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集注在线阅读

...本书是宋代哲学家、思想家朱熹对论语的注释,它是朱熹用力最勤的著作。 附: 四书集注是朱熹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四书上升为儒家经典的地位以后,诸多注解中最有权威和影响最大的一种。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原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从他...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452.html

难经词义释疑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居,不动也。”明代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注:“盖前虽似曲,而后则居然不动。”明代吴昆素问吴注:“脉之前至者曲而不伸,后至者倨而不动。”可见,各家注解不一。因此,今人理解分歧很大。 那么,“居”当是何义呢?...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118.html

素问校诂派学术渊源_【中医宝典】

...一文中强调:“说文家竟未有援及此文以证彼者,而素问家亦无引说文本义以释此达字。甚矣!读书之难于贯彻也。” 参考文献 [1]刘志刚.从四书章句集注看朱熹的训诂学与义理学[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6,(1):5~11.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35.html

素问新解_【黄帝内经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王冰于此注之曰:“所谓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张仲景研究素问以左治右者也。”“从阴”至“治右”凡十六字亦本篇条文,是岐伯阐述“善用针者”时所言。 素问之称“引”,可见其是从阴阳互...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206.html

中医词典拼音H:第七篇_中医词典h~j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除上述外,还有许多注释黄帝内经的医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医家和著作有: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明·吴崑素问,明·张介宾类经,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素问直解,高世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3/169-1-7.html

内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解剖结构名。指行于脏腑的经脉。黄帝内经太素:“十二经脉,入府藏者,以为内经”。②医书名。黄帝内经的简称。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经二书。详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2/410.htm

内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解剖结构名。指行于脏腑的经脉。黄帝内经太素:“十二经脉,入府藏者,以为内经”。②医书名。黄帝内经的简称。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经二书。详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2/852.htm

医学典籍的整理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最早的人,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9卷,以期有补于对素问的理解。王冰分素问为24卷,马氏非之,改分为9卷,马氏注于每篇首有提纲挈领之总论,再逐章逐节逐句注之,颇有发明,亦有望文生义处。2、灵枢最早的全注本:马莳的黄帝内经灵枢注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48.htm

素问的学术体系_【黄帝内经

...素问素问共24卷,81篇,所论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阴阳五行、脏象气血、腧穴针道、病因病机、诊法病证、治则治法、医德养生、运气学说等,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有关内容,突出了古代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人体内外统一的...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204.html

素问的思想理论_【黄帝内经

...素问素问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其学术渊源是与古人的认识有着继承关系的。张仲景说:“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张仲景的这种认识,也源于古人的有关学说。 他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外感病的...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205.html

共找到466,92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