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新解_【黄帝内经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王冰于此之曰:“所谓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张仲景研究素问以左治右者也。”“从阴”至“治右”凡十六字亦本篇条文,是岐伯阐述“善用针者”时所言。 素问之称“引”,可见其是从阴阳互...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206.html

素问灵枢类纂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又名素问类纂约,三卷。清·汪昂撰。刊于1689年。本书选录素问灵枢二书中除针灸以外的主要内容。分为藏象、经络、病机、脉象、诊候、运气、审治、生死和杂论九篇,参考历代内经家之论作了简要注释。本书特点有二:其一...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88.htm

杨上善与黄帝内经明堂黄帝内经太素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杨上善,为隋唐期间著名医家任太医侍御。其著作有黄帝内经太素黄帝内经明堂等。 【生平】 杨上善为隋唐期间著名医家(约公元575~公元670年),在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6年)任太医侍御,唐显庆时(公元656~660年)转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88.html

素问灵枢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包括素问十卷,灵枢十卷。本书是1910年上海广益书局将明·马莳及清·张志聪二氏所内经合编而成。故又名张马合黄帝内经。合编时未增入新的内容。现存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89.htm

中医词典拼音H:第七篇_中医词典h~j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积极意义。现有明刻本。黄帝内经素问医经著作。又名内经。24卷。明·吴昆。刊于1954年。本书是素问本的一种,书中将现存素问一书七十九篇(无刺法论、本病论二篇)原文逐篇分段予以注释,每篇之首简述该篇大意,注文比较...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3/169-1-7.html

素问校诂派学术渊源_【中医宝典】

...、左传服氏通俗文疏证俱毁于兵火。中年多病,因治医术,以文字、音韵、训诂、考据研治内经,“仿王念孙读书杂志例,作内经校义。”可惜胡氏素问校义素问的前5篇,即从上古天真论阴阳应象大论,共32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35.html

黄帝内经素问节文注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十卷。明·黄俅辑。约刊于16世纪末。本书据素问一书选录约65篇部分原文编辑而成。原书之后先附以王冰注文,再附以马莳注文。黄氏自己却无注释。是一部经过选编的素问王、马合本。现存明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69/694.htm

黄帝内经素问节文注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十卷。明·黄俅辑。约刊于16世纪末。本书据素问一书选录约65篇部分原文编辑而成。原书之后先附以王冰注文,再附以马莳注文。黄氏自己却无注释。是一部经过选编的素问王、马合本。现存明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87.htm

“隐曲”含义种种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的含义却大不相同。 1.指肢体的运动。素问·风论言:“俯首谓之隐,鞠躬谓之曲,肾脉入肺中循喉咙,故不利于隐,隐则喉痛也。肾脉贯脊,故不利于曲,曲则脊痛也。” 2.指大小二便。黄帝内经太素">黄帝内经太素多赞成这种说法。如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328.html

全元起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为南朝时齐梁间人,史籍育作金元越或金元起的,并为讹字,据南史·王僧儒传称,全元起在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素问之前,曾就砭石一事造访王僧儒。他的黄帝素问,为我国最早对素问之注解。该书虽佚,但宋林亿等在校正黄帝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uanyuanqi/index.html

共找到481,1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