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皆知《素问》为医之祖,而不知轩岐之书实出于《神农本草》也。殷伊芳尹用《本草》为汤液,汉仲景广《汤液》为大法,此医家之正学,虽后世之明哲有作,皆不越此。予集是书,复以《本草》正条,各从三阴三阳十二经为例,仍以主病者为元首,臣佐使应次之,...
...(原名二神丸)《本事方》:补骨脂、肉豆蔻。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文献摘录】《药性本草》:「治男子腰疼膝冷囊湿,逐诸冷痹顽,止小便,腹中冷。」《本草纲目》:「治肾泄,通命门。」《本草备要》:「壮元阳,缩小便,膝冷痛,肾虚泄泻。」...
...贝而宝龟。周太公立九府圜法,乃用泉,至 秦废贝行钱。——《说文解字》 锴注 龟贝金钱。——《史记·平准书》。索隐:“本名泉,言货之如流泉也。” 景王二十一年将铸大钱。——《国语·周语》。注:“钱者,金币之名,古曰泉,后转曰钱。” 下有积钱。...
...用名】浮小麦(晒干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方剂举例】牡蛎散《和剂局方》:�牡蛎、浮小麦,麻黄根、黄耆。治虚汗【文献摘录】《本草纲目》:「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热。」《本草备要》:「止虚汗盗汗,劳热骨蒸。」...
...(据琴本节录)杨林兰止庵先生所着《滇南本草》,流传多本。此册为华君允三琴砚斋传抄本,与坊间印本,详略不一,足资参校。止庵原籍中州,渊源甚远;《本草》屡称河南地望,谓“卫辉产良”;又纪采药地曰“虹山光绪甲辰七月 晋宁后学 方树梅 仙甫序...
...滨州一秀才读书斋中,有款门者,启视则一老翁,形貌甚古。延入,通姓氏,翁自言:“养真,姓胡,实狐仙。慕君高雅,愿共晨夕。”生故旷达,亦不为怪。相与评驳今古,殊博洽,镂花雕绘,粲于牙齿,时抽经义,则名理湛深,出人意外。生惊服,留之甚久。 一日...
...入丸散。不可过量,以防中毒。外用适量。【文献摘录】《本经》:「主吐逆胃反,惊痫癫疾。」《药性本草》:「煎膏用止痛生肌。」《本草衍义》:「治疟及久积。」《本草纲目》:「坠痰杀虫。」...
...之书矣。惟道光中皖人孙兆蕙,其人习医工绘,得杨慎抄本、兰茂旧坊刻本,乃合校而汇编之,凡得药四百一十种,分载兰杨之说,亦间附己说,自绘为图而刊之曰《一隅本草》。其书尚可备医家之用云。剑川 赵藩撰...
...《本草衍义》二十卷,宋通直郎添差充收买药材所辨验药材寇宗 撰。晁公武《读书志》、陈直斋《书录解题》皆着于录。政和六年,提举荆湖北路常平等事刘亚夫申投尚书省太医学博士李康看详状申,有旨转一官添差充收买药材所辨验药材。宣和元年,其侄宣教郎和...
...无补益作用。故两者不可混淆。但沙苑蒺藜一药,在古代文献中也有称为白蒺藜的,如《本草衍义》上说:「蒺藜有二等,一等杜蒺藜,即今之道旁布地而生者,开小黄花,结芒刺;一种白蒺藜,出同州沙苑牧马处,子如羊内肾,大如黍粒,补肾药今人多用。风家惟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