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家庭教育上称得上是天下父亲的典范,在自学成材上,苏洵也是后人的楷模。“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是《三字经》里对于苏洵的描述。苏洵是幸运的,创造了中国第一文人家庭的奇迹。 ...
...,而恶死也甚于劳,圣人夺其逸死而与之劳生,此虽三尺竖子知所趋避矣。故其道之所以信于天下而不可废者,礼为之明也。虽然,明则易达,易达则亵,亵则易废。圣人惧其道之废,而天下复于乱也,然后作《易》。观天地之象以为爻,通阴阳之变以为卦,考鬼神之情...
...太白经天。庚寅,复免临安府民身丁钱三年,辛丑,雨土。癸卯,金遣纥石烈真来贺明年正旦。是岁,浙西、江东、两淮、利州路旱,振之,仍蠲其赋。真里富国献驯象二。 二年春正月癸亥,以知阁门事苏师旦兼枢密都承旨。丁卯,陈自强等上《高宗实录》。 二月甲申,...
... 天骥皆籋云,长鸣饱刍禾。 王庭旅百宝,大贝随弓戈。 君独一麾去,欲赓五袴歌。 甘棠古乐国,白酒金叵罗。 知君不久留,治行中新科。 过客足嗔喜,东堂记分鹅。 此外但坐啸,后生工揣摩。 《送贾讷倅眉二首》苏轼 当年入蜀叹空回,未见峨眉肯再来。...
...《史论·辨奸论》苏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疏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昔者羊叔子见...
...空有茂陵求。玩《易》穷三圣,论《书》正九畴。欲知歆向学,二子继弓裘。 ○王珪 岷峨地僻少人行,一日西来誉满京。白首只知闻道胜,青衫不及到家荣。玄猿夜哭铭旌过,紫燕朝飞挽铎迎。天禄校书多分薄,子云那得葬乡城。 ○张焘 本朝文物盛西州,独得...
...卿留中。”必欲官之,复固辞,乃官其子�。留复登闻鼓院,与林�同修《周易会元纪》。岁余,固求东归。仁宗高其行,礼以束帛,赐号“冲晦处士”。复久游吴,因家杭州。州牧每至,必先加礼,然复未尝肯至公门。范仲淹知杭州,数就复访问,甚礼重之。仲淹尝言,...
...写人。同时这一句也是用典:唐德宗曾对张万福说过:“朕以为江淮草木亦知卿威名。”(《旧唐书·张万福传》)据史载,1040年(康定元年)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第二年,徙知庆州,为环庆路经略安抚招讨使,兵马都部署。他在主政期间,功业...
...李白曾陪同妻内,为寻找庐山女道士李腾空曾翻重山,越峻岭,一路上远迩幽寂,兴之所至,随感而发,写下了这《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 ...
...仍好,鸟不知名声自呼。梦想平生消未尽,满林烟月到西湖。 送蜀僧去尘(此诗为苏洵作) 十年读《易》费膏火,尽日吟诗愁肺肝。不解丹青追世好,欲将芹芷荐君盘。谁为善相宁嫌瘦,复有知音可废弹。拄杖挂经须倍道,故乡春蕨已阑干。 同曾元恕游龙山吕穆仲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