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集》第八十四卷(尺牍八十四首) (本卷实为八十三首) 《答参寥三首(惠州)(之一)》苏轼 专人远来,辱手书,并示近诗,如获一笑之乐,数日喜慰忘味也。 某到贬所半年,凡百粗遣,更不能细说,大略只似灵隐天竺和尚退院后,却在一个小村院子,...
...元张昱撰。《明史。文苑传》附见《赵捴谦传》中。瞿宗吉《归田诗话》记其在杨旺紥勒幕中诸作。又记其酒酣自诵《歌风台诗》,以界尺击案,渊渊作金石声,曰:“我死葬骨湖上,题曰诗人张员外墓足矣。”其风调可以想见也。其诗学出於虞集,故具有典型。旧稿...
...》苏轼 生还粗胜虞,早退不如疏。 垂死初闻道,平生误信书。 风涛惊夜半,疾病送灾余。 赖有萧夫子,幽怀得少摅。 心闲诗自放,笔老语翻疏。 赠我皆强韵,知君得异书。 滔滔沮叟是,绰绰孟生余。 一笑沧溟侧,应无愤可摅。 《王晋叔所藏画跋尾五首·...
...愧愧。 子方见过,闻动止为慰。 余非面莫究。 《答杨礼先三首(之一)》苏轼 新岁,日欲往见,纷纷未由。 辱简,承尊体已安复,感慰兼集。 厚贶狨皮、石砚、蜡烛,物意两重,不敢违命,但有愧灼。 《答杨礼先三首(之二)》苏轼 话别草草,惘然不已。...
...并同,而别增《应诏集》十卷,合为一编,即世所称《东坡七集》者是也。 《宋史·艺文志》则载《前、后集》七十卷,卷数与《墓志》不合,而又别出《奏议补遗》三卷、《南征集》一卷、《词》一卷、《南省说书》一卷、《别集》四十六卷、《黄州集》二卷、《续集...
...许归田,当毕此意也。 《答宝月禅师三首(之一)》苏轼 近递中两奉书,必达。 新岁,远想法体康胜。 无缘会集,怅望可量。 屡要经藏碑,本以近日断作文字,不欲作。 既远书丁宁,又悟清日夜煎督,遂与作得寄去。 如不嫌罪废,即请入石。 碑额见令悟清持书...
...集析木。 实生俊辅,休有令名。 膺我宠章,以介眉寿。 《赵州赐大辽皇帝贺兴龙节大使茶药诏(元祐二年九月二十七日)》苏轼 敕。 卿邻欢载讲,使节甚华。 永言邮传之勤,适此风霜之候。 宜加宠赉,以示眷存。 《赵州赐大辽皇帝贺兴龙节副使茶药诏(...
...苏轼现存世的文学著作共有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以及大量散文作品。最早的成名文章是嘉祐二年(1057年)应试时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最早的一批诗作是嘉祐四年与父亲和弟弟合编的《南行集》中的40多首诗,最早的词则写于熙宁五年(1072...
...雾。 而我弃乡国,大江忘北渡。 便欲此山前,筑室安迟暮。 又恐太幽独,岁晚霜入屦。 同游得李生,仄足随蹇步。 孔明不自爱,临老起三顾。 吾归便却扫,谁踏门前路。 《临安三绝·将军树》苏轼 阿坚泽畔菰蒲节,玄德墙头羽葆桑。 不会世间闲草木,与...
...《苏轼集》第八十五卷(尺牍九十五首) (本卷实为九十七首) 《与范元长八首(儋耳)(之一)》苏轼 某慰疏言。 不意凶变,先公内翰,遽捐馆舍,闻讣恸绝。 天之丧予,一至于是,生意尽矣。 伏惟至孝承务元长昆仲,孝诚深至,追慕罔极。 何辜于天,...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