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而不出,故朝廷亦莫得而闻,此乃如臣等辈所宜求而上达也。伏见眉州布衣苏洵履行纯固,性识明达,亦尝一举有司,不中,遂退而力学。其论议精于物理而善识变权,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其所撰《权书》、《衡论》、《机策》二十篇,辞辩宏伟,博于古而宜于今,...
...《洪范论·洪范论叙》苏洵 《洪范》其不可行欤,何说者之多,而行者之寡也?曰:诸儒使然也。譬诸律令,其始作者非不欲人之难犯而易避矣,及吏胥舞之,则千机百阱。吁!可畏也。夫《洪范》亦犹是耳。吾病其然,因作三论。大抵斥末而归本,褒经而击传,刬磨...
...[ Sūshì —the eminent writer in Song Dynasty] 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他和他父亲苏洵(称老苏)、弟弟苏辙(称小苏)均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合称“三苏”...
...無’,卷四十七《太子賓客致仕陳公神道碑銘》天頭批‘缺文,殿刻、宋本補,見《義門讀書記》’之類即是,應爲田氏據宋本、元本、四庫本及何焯校勘識語所批,具有校勘價值。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
...宜阳,亦驰一函,候于便道。”其后序《柳集》又云:“凡子厚行己之大方,有退之之志若祭文在。”祭文,盖谓此也。) 维年月日,韩愈谨以清酌庶羞之奠,祭于亡友柳子厚之灵。(“维年月日”,《文苑》作“维某年岁次庚子五月壬寅朔五日景午。”柳下或有君字。...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明初朱右选韩柳等八家古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 ...
...《史论·辨奸论》苏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疏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昔者羊叔子见...
...父亲苏序,母亲史氏,有两位兄长苏澹、苏涣。苏洵少时不好读,19岁时娶妻程氏,27岁时立下决心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苦读,学业大进。 嘉佑元年(1056年),携二子苏轼、苏辙赴汴京拜谒欧阳修,文章受到欧阳修的赏识,以为虽贾谊、刘向不过也,...
...《史论·喾妃论》苏洵 《史记》载帝喾元妃曰“姜原”,次妃曰“简狄”。简狄行浴,见燕堕其卵,取吞之,因生契,为商始祖。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忻然践之,因生稷,为周始祖。其祖商、周信矣,其妃之所以生者,神奇妖滥,不亦甚乎!商、周有天下七八百年,...
...,恬乎处躬。二十年间,由公变风。 公之功业,其大可记。屡殿藩垣,所至怀惠。尝尹京邑,沛有余地。早践西掖,晚当内制。凡厥代言,《典》、《谟》之懿。凡厥出令,风雷其势。三代炳焉,公辞无愧。枢幄猷为,台衡弼贰。抚御四夷,兵戈不试。整齐百度,官师咸...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