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善反而不美_道家_【文学360】

...,是以不去。” 由老子的首而接连这一的全段,很明显地看出自形而上道的无名开始,一直到形而下的名实相杂,再到“同出而异名”因果相对的道理,自始至终,是要人匆作祸首、莫为罪魁的教示。但是,归说,后世用归用,完全不是老子的那样。...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3.html

老子第二十六谁肯放下自私的包袱_道家_【文学360】

...因此,才有深深感叹“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所谓“身轻天下”的语意,是他们不能自知修身涵养的重要,犯了不知自重的错误,不择手段,只图眼前攫取功利,不顾丧身失命的后果。因此,不但轻轻易易失去了天下,同时也戕杀...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3.html

老子赵宋是再次的南北朝_道家_【文学360】

...至于由老子后半段所引起的“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无为之治的政治思想,在以往的历史上,常被误解,乃至被有些领导一个时代的帝王位,有意或无意地歪曲它的作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7.html

老子进退存亡之际_道家_【文学360】

...“崇高必致堕落,积聚必有消散。缘会终须别离,有命咸归于死。”这是佛学洞穿世事聚散无常的名言,同时也是出世思想的基本观点,可是以老子所代表道家哲学的可以出世,可以入世,却有“挫其锐,解其纷”的不死之药,长保“散而未尽”的七字真言“功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7.html

老子第二十五念天地之悠悠_道家_【文学360】

...旋转,所谓“天道左转,地道有旋”的观念,早已由来悠久。我们人欲效法大地,就应该如易经卦辞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健”,是天地的运行转动,永远是健在地前进,所以人要效法它的勇往直前的精神,一分一秒绝不偷懒,时时刻刻向前开创,...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0.html

老子富贵难保的反面文章_道家_【文学360】

...”式的老子格言。 首先“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可作两个层次来理解它 (一)一个人,真能对天道自然的法则有所认识,那么,天赋人生,已够充实。能够将生命原有的真实性,善加利用,因应现实的世间,就能优游余裕而知足常乐了。如果忘记了原有生命...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5.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六评析

...在二中,老子举出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这些范畴;十三中举出庞辱;本章又举出动静、重的范畴加以论述,是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反映。揭示出事物存在是互相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说明确实看到客观现象和思想现象中,矛盾...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8.html

老子·德经·五十八评析

...变化之中,但是,‘万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十六)。万物的‘根’是道,‘归根曰静’。认为‘道’也有其‘静’的一方面;而且专就这一句话,‘静’又是主要的。因此,在实践中特别强调清静无为,认为‘重为根,静为躁君’(二十六...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0.html

老子第二十只是同流不下流_道家_【文学360】

...因此,老子“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愚”,并非真笨,而是故意示现的。“沌沌”,不是糊涂,而是如水汇流,随世而转,但自己内心清清楚楚。有些人学道家学坏了,故意装糊涂,却走了样,弄巧成拙,反而坏事。所以,这种外昏内明的功夫,不是随便...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9.html

老子十六静的妙用_道家_【文学360】

...一切道家学神仙丹道的经论,合成道藏,有八千余卷之多,老子只是其中一卷,看是看不完的。你若读完,准有发疯的可能。但我全读完了,却没有发疯。看过以后,我明白了这一卷所谓的“那个”,就是那一卷所说的“这个”,自然而然加以融会贯通。大概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0.html

共找到709,5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