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十六谁肯放下自私包袱_道家_【文学360】

...因此,才有深深感叹“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所谓“身轻天下”语意,他们不能自知修身涵养重要,犯了不知自重错误,不择手段,只图眼前攫取功利,不顾丧身失命后果。因此,不但轻轻易易失去了天下,同时也戕杀...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3.html

老子第七老子不自偷生_道家_【文学360】

...世界,这个天地之间,就绝对没有一个真正大公了。 到此,有关公和私辨别问题,且让我们再看看所谓道家思想学术中另一有名学说,那便是阴符经中一个类同观念。不过,比老子所说更为深刻。阴符经“天之至私,用之至公。”这种理论,无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3.html

老子第三赵宋再次南北朝_道家_【文学360】

...至于由老子后半段所引起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之治政治思想,在以往历史上,常被误解,乃至被有些领导一个时代帝王位,有意或无意地歪曲它作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7.html

老子第四半个芋头年宰相_道家_【文学360】

...身边,便很率直地对张九龄“公起布衣,以直道至宰相,而喜软美者乎!”相公你自己也平民出身,处理国家大事,素来便有正直无私清誉,难道你也喜欢低声下气而缺乏节操和能力软性人才吗?张九龄听了的话,非常惊讶,马上很慎重地认错,改口叫小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4.html

老子第五风箱式说话艺术_道家_【文学360】

...,于是误认为动态即是存在,而不承认返有还无静态也存在另一表相。所以“天地之间,其犹橐囗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囗”,旧式农业社会用作鼓吹通气工具,俗话叫做风箱。也就是淮南子本经所说“鼓橐吹捶,以销钢铁”冶炼...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0.html

老子第二真善美价值定论何在?_道家_【文学360】

... 老子首章既提出“道”与“名”涵义,但同时又相同于“因明”法则,能建能破,自了一个道,自又推翻了道名相。也如同正反合“逻辑”辩证,不自立于不变肯定与否定形态。如珠走盘,无有方所。所谓“道”,乃“至道”定名,都为了表达...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2.html

老子第三老子薄视时贤_道家_【文学360】

...对下一种称谓,而变成古代帝王统治者口气了。 第二讲到我们做人处世,要效法天道,“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尽量地贡献出来,而不辞劳瘁。但是自己却绝不计较名利,功成而弗居为己有。这秉承天地生生不已,长养万物万类精神,只有施出,而没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7.html

老子第四汉文帝、康熙、郭子仪_道家_【文学360】

...开建清朝统一局面。以多岁少年,处在内有权臣、外有强藩局面,而能除鳌拜,平三藩,内开博学鸿词科以网罗前明遗老,外略蒙藏而开拓疆土,都自然而然地合于老子“冲而用之或不盈”、“挫其锐,解其纷”法则,深得老子妙用。因此,特地颁发...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1.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八评析

...,也老子错误在于把理性思维绝对化使倒向了唯心主义,甚至陷于排斥感性知识错误。”(老子研究老子哲学讨论集第23页)张松如先生“‘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并不是老子一种什么神秘、蒙昧反理性主张,而是一定...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0.html

老子第二十五好不容易自然_道家_【文学360】

...真谛。 那么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自然”确实含义又是如何呢?答案很简单,“自然”二字,从中国文字学组合来解释,便要分开来讲,“自”便是自在本身,“然”当然如此。老子所说“自然”,指道本身就是绝对性...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9.html

共找到1,111,92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