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十二四不领导学_道家_【文学360】

...天下莫能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讲到这里,全篇还是一句老话——“曲则全”。 刚才是分开作解说,现在老子因为人能够真做到无争才行。要怎样才能做到无争呢?好处都属于别人。例如佛家所说,就要菩萨发心,慈悲爱人,爱...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1.html

老子人生艺术_道家_【文学360】

...所恶,故几于道”,以成大度能容美德。因此,古人又有拿水形成海洋和土形成高山,写了一副对联,作为人生修为指标“水唯能下方成海,山矜高自及天。” 但在老子这一节文言里,要注意它“几于道”几字,并非若水德性,便合于道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4.html

老子虚心实腹鼓气_道家_【文学360】

...而有“山泽列仙涛,其形清癯”记载。可见并不是都像元朝以后画家们想象八仙中的汉钟离,活像一个鱼翅燕窝吃多了大腹贾样子。此外,历代文人“反游仙”之类诗词作品也很多。例如辛稼轩调寄“卜算子”饮酒词,便是从人道本位立言,不敢妄想...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5.html

老子正言若反_道家_【文学360】

...为了重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以及后面“圣人死,大盗不止”、“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等一贯涵义,且让我们引用庄子·外篇(月去)箧篇中所的话,便可了解老子当时所以菲薄圣人讥刺仁义,都是为了世间多...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9.html

老子第二十一此精是那精_道家_【文学360】

...中真相。 然后,老子又形容精神重要,“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此处“精”,在用法上,几乎已到达佛家所说“不生不灭”境界。佛经名典楞严经亦云“心精圆明,含裹十方。”修心养性到此等地步,可以盖天盖地,包容整个宇宙。因此,老子“其精...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3.html

七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即得长生也”。文子十守篇正作“夫唯无以生为者,即所以得长生”。疑老子古本在“于贵生”上本有此一句。七“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五十九“长生久视道”,“长生”一语,得此而。又此每段句,“是于贵生”上文“是以轻死”为对句。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1.html

老子第二流水行云永不居_道家_【文学360】

...如雁过长空,风来竹面,不着丝毫痕迹,有纤芥在胸中。 所谓“行不言教”,是万事以言教不如身教,光不作,或作而后,往往都是徒费唇舌而已。因此,如推崇道家、善学老子司马子长(迁),在自序中,引用孔子之意“我欲载空言,不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6.html

老子劫灰和人类物质文明_道家_【文学360】

...推说自己也知道,就顺水推舟,正好西域来了一位胡僧,请来,一定可以找到答案。这样一来,更引起汉武帝兴趣了。找来了胡僧,问这块黑石头一样是什么东西,胡僧便“此乃前劫劫灰也。”一块煤炭,叫它做“劫灰”,多么富有神秘性文学笔调啊...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3.html

老子汉文帝、康熙、郭子仪_道家_【文学360】

...老子道德经,嘱咐满族亲王们加以研读,奉为领导学圣经宝典。 姑且谈汉文帝康熙老子哲学。退而求其次,随便列举历史上名将相事功,用来说明老子本章中的“冲而用盈”,以及“挫其锐,解其纷”作为。了解中唐名将郭子仪名相李泌故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1.html

老子第二十老子处世哲学人证_道家_【文学360】

...老子所说这种处世哲学,人生态度,除了我们传统文化中真实笃信道家神仙们,用在一般社会人群,是可能。如果要找出这种榜样,当然,在历代道家神仙传里,却多得很。不过,都像是离经叛道,古里古怪,不足为法。其次,只有近似道家隐士、高...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0.html

共找到1,130,5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